近期,美方频繁举起关税大棒,对主要贸易伙伴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或威胁加征关税,使国际贸易秩序和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对世界经济发展前景构成威胁。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2025年中欧经贸合作既面临结构性调整的压力,亦可见深化合作的新机遇,这都取决于双方如何平衡竞争与合作,化解分歧并拓展共同利益。
卢沙野强调,欧洲应摒弃“价值观外交”,回归务实合作,因为中欧合作对于正面临经济困境的欧洲而言利大于弊。通过加强经贸合作,拓展新兴领域合作空间,如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不仅能为欧洲经济复苏...
近期,中国同欧盟多国展开外交互动,回顾了中欧贸易50年来的发展经验,就双方贸易合作开展理性探讨,向国际社会释放出共同践行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表明中欧互利合作依旧大有可为。
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历史机遇下,双方应进一步深化对话与互信,共同捍卫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制,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完善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改革,同时在高科技、制造业、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化产业...
2024年5月29日,驻捷克大使冯飚在捷克媒体《议会报》发表署名文章《荒谬的“中国输出过剩产能论”》,有针对性批驳所谓中国向全球输出过剩产能的谬论。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的背景下,中欧保持战略沟通,坚定伙伴认知,扩大开放合作,维护多边主义,符合双方根本利益,有利于推动中欧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
商务部认定,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存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条所规定的情形,构成贸易投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