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习近平主席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欧盟是全面战略伙伴,也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
中方愿同欧方一道,锚定伙伴正确定位,坚持互利合作主基调,进一步提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建设性、互惠性、全球性,更好造福中欧人民和国际社会,开辟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5年5月6日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纪念日,当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中欧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现在的780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万元的贸易...
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凭借技术进步、成本控制等优势强势崛起。2022年至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年均增长超30%,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尤其是欧洲市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持续攀升。2023年,中国制造...
为推进欧盟的绿色转型计划和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欧盟于2023年5月31日通过了《零毁林法案》(EUDR)。2019年,欧委会首次提出关于加强欧盟保护和恢复世界森林行动的通报,提出了应对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行动计...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3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92.3亿元,同比下降10.8%。
近期,美方频繁举起关税大棒,对主要贸易伙伴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或威胁加征关税,使国际贸易秩序和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对世界经济发展前景构成威胁。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2025年中欧经贸合作既面临结构性调整的压力,亦可见深化合作的新机遇,这都取决于双方如何平衡竞争与合作,化解分歧并拓展共同利益。
卢沙野强调,欧洲应摒弃“价值观外交”,回归务实合作,因为中欧合作对于正面临经济困境的欧洲而言利大于弊。通过加强经贸合作,拓展新兴领域合作空间,如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不仅能为欧洲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