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 风正共海丝

发布日期:2025-04-18 10:17:16来源:国际商报作者:和 琼
挂牌十年来,福州自贸片区紧紧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改革先行优势,立足体制机制创新,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平台以及两岸服务贸易合作和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

挂牌十年来,福州自贸片区紧紧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改革先行优势,立足体制机制创新,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平台以及两岸服务贸易合作和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为全国、全省改革创新提供了一批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州经验”。挂牌以来,累计推出21批300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14项,复制推广到全国25项、全省123项,5项试点经验被列入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聚焦“为国家试制度”,

推动改革向“深水区”迈进

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新体制,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改革创新“试验田”。一是投资更便利。在全国率先推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行“一照多址、集群注册、自主查重、简易注销”等18项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由挂牌前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3小时,材料齐全最快可半小时办结。建立“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放宽境外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和境外普通合伙人的资信证明要求,外国投资者最快1天内可办结商务备案。二是贸易更高效。全面推进口岸监管模式优化,在全国首创“原产地签证管理”等改革,创新推出“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货物快速智能转关等举措,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85.75%和93.95%,效率大幅提升。深度融合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加快推进江阴港区智慧化、智能化建设,持续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迭代升级至4.0版,口岸通关无纸化率在99%以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三是金融更开放。累计发布6批92项金融创新案例,聚焦优化跨境资金使用效率,建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20多个,累计结算额超350亿元;聚焦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在全国首创“反向风险参贷”机制,累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低利率跨境人民币贷款300亿元,2024年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654.63亿元,同比增长21.7%;聚焦服务推动跨境贸易,采取白名单管理模式,提高离岸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累计办理离岸贸易结算业务超百亿美元。

聚焦“为地方谋发展”,

推动产业向“新蓝海”奔赴

坚持将制度创新与平台培育相结合,深入实施自贸创新平台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具有自贸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加快建设先进产业基地。设立全国首家物联网开放实验室,集聚物联网企业274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36项,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达527亿元。新型储能产业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新能源储能产值达265亿元。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拥有7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和认证机构,与欧美知名认证机构深入合作,以“一次检测、全球通行”支撑制造业不断向“新”提“质”。挂牌以来,累计新增企业5.07万户,新增注册资本9935.35亿元,是挂牌前的7倍。二是拓展国际贸易业态。连续推动五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在福州举办,设立跨境贸易专项补偿资金池,首创跨境电商同业联合担保等举措,更好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买全球、卖全球”,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额达981.5亿元。推动江阴口岸开通整车进出口业务,引进国内创新的“一站式”汽车检测实验室,综合运用“运抵验放”等措施加速通关,积极打造辐射东南沿海、通达全球的区域性整车物流集散中心,累计平行进口整车3.62万辆,2024年出口汽车2.52万辆。三是培优壮大金融服务平台。建成两岸金融创新示范区、海峡基金业综合服务平台、基金小镇等一批金融载体,累计入驻金融企业和类金融企业2445家,是挂牌前的12倍。其中,海峡基金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8700家企业资源库,推动产融合作投资近35亿元;基金小镇集聚13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和464只公司型、合伙型私募基金,累计基金规模达1846亿元,投向全省实体项目275.6亿元。

聚焦“为开放探新路”,

推动市场向“双循环”融入

牢牢把握中央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前沿优势和对台优势,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系紧海峡经贸交流纽带。深化两岸经贸往来、产业合作,创新27项对台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推动17个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在全国率先开展海峡两岸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率先采信台湾检验结果。挂牌以来,累计新增台企483户,注册资本67.47亿元,累计引进4家台资银行,在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同业拆借等9项业务上填补两岸合作空白。二是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空间。持续发挥境外投资项目备案“一口受理、一窗出证”优势,支持推动重点企业、优势产业“走出去”。挂牌以来,累计办理境外投资项目备案11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达23.83亿美元,与4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AEO互认。与美国、法国、迪拜等国家的自贸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依托中印尼“两国双园”等平台载体深化对外合作,挂牌以来,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210家,注册资本1245.55亿元。三是打造对外开放海陆通道。推动江阴港获批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和全省唯一的中资“方便旗”船回国登记船籍港,累计开通25条外贸航线,其中“海丝”航线5条、RCEP航线7条。创新实行“随到随检”、365天全天候通关服务模式,2024年江阴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45.18万标箱,比挂牌前增长145.18%。加快构建榕欧物流通道,积极推动中欧班列和榕欧直飞航线顺利开通,助力福耀玻璃、冠捷电子等龙头企业开拓欧洲市场。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