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为媒 开启中法文明的“遇见”与“对话”
当东方文明遇见法式艺术创想,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当中国国家博物馆遇到法国浪漫风情,又能否谱出一篇《追忆似水年华》?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负责人朱晓云看来,山海相隔无法阻断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火种,岁月磨砺反而让无数瑰宝见证了中法交流的足迹。二者的相遇,是东西方艺术的完美交融,也是中西文明的一次次深度映照。
中法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和而不同
中国国家博物馆素有国家文化客厅之誉,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博物馆及重要文博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谈起国际文博交流,朱晓云介绍,“法国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合作的重点国家,不论是从合作展览的数量还是开创性上来讲,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朱晓云认为,中法文化交流是中法关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她说,中国国家博物馆自2011年重新开放以来,与法国共同举办了《味蕾的诱惑——中国饮食和烹饪》《面具·灵魂的艺术——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馆藏精品》、《地中海文明——卢浮宫博物馆文物精品》《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回顾展》《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馆藏见证法国历史800年》《学院与沙龙》《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等多场不同领域、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文物的展览,更是在疫情期间倡议举办“手拉手——我们与你同在”全球博物馆珍藏在线展示活动。“这些合作引起很大反响,也在不同文化艺术氛围、创作理念、工艺等方面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开辟了新的创新思路。”
而中法两国因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所以在交流中也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对此朱晓云也深有体会。“在2018年《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对话展览中,我发现中法对于工艺美术的理解还是有所不同。我们更加注重工艺,强调细腻与精致,法国人则更追求创意设计和与众不同,因此在展览中很难以材质或就技法作为唯一标准进行对话,因此这个展览在最终呈现时,我们打破了传统上对技法和工艺的强调,而是将重心放在了通过材质与空间、工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去构建两国工艺美术大师在创作理念层面的对话。”
忆起工作中留下的印象深刻的瞬间,朱晓云十分感慨,最让她深受感动的是不同文明背后产生的情感共鸣。文化像水一样,可以浸润人心,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每一场展览完美效果的呈现都离不开博物馆馆际间合作研究与人员交流。在每次策展过程中,都会让双方进一步增进了解:了解到我们彼此对文化、艺术的尊重;双方对文化的理解的一致性能够产生感情共鸣,这也是友好交流的重要因素。”朱晓云坦言,“虽然每一次的‘交流’和‘对话’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但正是这种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认同,从认同到共创的过程让人乐在其中,让我们觉得在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中法文化对话:甲子轮回盎然新生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甲子是一个轮回的结束,也代表着新生。为了迎接这一历史时刻,中法文化交流活动将会更加活跃。
“明年我们与法方会有2至3个展览和学术交流项目,主题上不仅限于历史与艺术,也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其中一些展览还会运用数字化、沉浸式、人工智能等手段进行呈现,让中法两国人民更方便、更深入的了解双方文化。不仅如此,我们也会着力与更多法国文博机构建立人员交流机制,为博物馆各领域从业人员能够进行长期、深入、专业化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朱晓云娓娓道来。
在朱晓云看来,民心相通是国与国之间友谊最珍贵的源动力,文化和艺术在中法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文化的交流从来都不是盲目的,更不是简单生硬的互相接纳,高质量的交流会为两种文化各自的发展带来新的养料。作为文化大国,中法两国的文化都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也都在各自的文化圈里发挥着引领作用。作为两国文化发展代表性物证的收藏、研究、展示之所的国家级博物馆,正应该成为这种高质量文化交流的饯行者。
“因此,我们也在积极动议建立中法博物馆馆长对话机制,为促进两国博物馆界开展深层次多维度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朱晓云补充。她相信,在未来,中法人文交流会更有深度、广度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