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翻译家余中先:让法国文学与中国读者相遇

发布日期:2023-12-06 16:24:33来源:欧洲时报作者:林恩
翻译家余中先常年从事法语翻译、教学和研究工作,翻译过的小说、戏剧和诗歌等作品超过100部,曾被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报道】翻译家余中先近期的翻译书单,安排得满满的:法国当代作家乔治·佩雷克的《生活的使用说明》已经交由出版社,等待出版;小说家罗朗·莫维尼埃《夜的故事》刚刚完成初稿翻译工作,还在修改之中;接下来准备翻译法国哲学家和作家萨特的作品,预计会用两三年的时间……

余中先常年从事法语翻译、教学和研究工作,翻译过的小说、戏剧和诗歌等作品超过100部,曾被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在他看来文学作品是一个“窗口”,帮助人们走进法国的历史文化与景观风貌。

时间,你慢慢来

比起重译文学经典之作,余中先的翻译选择标准更看重文学性和思想性。

“有些作品可能没办法做到一推出市场就立刻引起轰动,但是它们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在余中先眼中,法国文学作品有着“推陈出新,标新立异”的特点,他愿意带领中国读者走进法国丰富且多元文学世界。

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的余中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杂志社,从事外国文学的编辑工作,也正式开启他的翻译“旅程”。

1988年,余中先翻译的第一本小说——法国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的《你好,忧愁》正式出版,该译本在2006年再次出版时才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这本书关注的父亲一代与子女一代的‘代沟’,可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不称为‘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青少心理健康,关注这样的话题。”

余中先表示,这样的例子还包括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品《等待戈多》,今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也将其搬上舞台。“没有人知道戈多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等待他……可能这过程中蕴含着渺茫的希望……很多作品虽然没有第一时间引起关注,但是这或许也是等待的意义。当人们认知、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这些作品会重新散发出光芒。”

“有价值的作品,值得等待,无需害怕等待。”余中先说,“法语赋予了我这样一个丰富的天地,让我有发现有等待,并沉浸其中乐趣。”

寻找跨越差异的“密码”

“当我考上研究生时,我想这辈子应该不会改变从业方向了。重要原因在于,在考上大学之前,我的人生已经经历了很多拐点。所以当我毕业之后,一辈子的职业生涯就这样一路走下来。”提及对余中先影响最大的法国文学作品,他坦言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当知青时读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让他在艰苦生活条件和强度很高的劳动之中,寻求到勇气与慰藉。

法国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1988年余中先来到巴黎第四大学法国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比较文学专家Pierre Brunel先生。“读博期间,我以法国诗人克洛岱尔为研究对象。他曾在中国当过十几年外交官,也是天主教诗人。1886年圣诞之夜,诗人进入巴黎圣母院望大弥撒,就站在大厅右侧第二根十字柱旁,聆听管风琴奏响的圣歌……我也曾多次前往巴黎圣母院,找寻雨果、克洛岱尔留下的痕迹。”

法国的博物馆、图书馆,以及诸多历史文化遗产滋养着青年时代的余中先。很多年后他在给学生讲述《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时,会从人物故事、作者美学倾向、当时巴黎的社会制度与风貌等多个维度来讲。“我想,这些理解同样来自于多次赴法国作学术访问的现实滋养。译者扮演着穿越时代、穿越国界和文化差异摆渡人的角色。”

“法国文学作品能够跨越国界、语言和文化差异,受到中国读者喜爱,我想有几个秘籍核心要素,一是蕴含普世价值,二是符合时代发展话题或者内容,三是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具有可以借鉴之处。”

如今,越来越多的法语作品进入中国市场。余中先坦言,这其中不仅仅包括文学类作品,也包括社会、哲学、历史等更为丰富多元的内容。“在中国高校有着越来越多的法语学习者,而他们中也自然会有一部分人投入到翻译工作中来。每一代译者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未来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