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图书人云端对谈 阅见西语经典《书籍秘史》

发布日期:2022-06-01 16:22:49来源:欧洲时报作者:赵晨曦
今年4月,西班牙女作家伊莲内·巴列霍的著作《书籍秘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中南博集天卷联合译介,来到了中文读者身边。

西班牙女作家伊莲内·巴列霍(Irene Vallejo)的著作《书籍秘史》是2020年西班牙国家散文奖获奖作品,一经问世便广受好评,被翻译成了四十余种语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Llosa)曾这样点评,“我深信读过本书的读者,来世仍会继续阅读此书”。

今年4月,《书籍秘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中南博集天卷联合译介,来到了中文读者身边。近日,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与文学杂志《Chopsuey》共同举办了“小说笔谈”活动,《Chopsuey》杂志编辑萨尔瓦多·马利纳罗(Salavador Marinaro)教授和中国书影评人、策划人史航与《书籍秘史》的作者伊莲内·巴列霍隔空连线,展开了一场关于书籍创作及内涵的文化对谈。

《书籍秘史》:困境中所创造的奇迹

伊莲内·巴列霍1979年生于西班牙萨拉戈萨,自小因迷恋希腊与罗马神话而研读古典语言学,后取得萨拉戈萨大学及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也曾获研究资助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多年来兼顾讲学、研究和写作,这也为她之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书籍秘史》揭示了被历史尘封的“书的秘密”,隐藏着作者创作的历程。

伊莲内·巴列霍回忆,起初她并没有将《书籍秘史》当作一个完全的文学项目,而是将其视为在纷繁琐事中寻求心灵慰籍的一种方式,因为当时正值她人生中的困难阶段。

“我的孩子一出生便出现了健康问题,直至1岁仍需住院治疗,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他的健康,同时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照料。”在这艰难的时刻,文学创作成为了伊莲内·巴列霍日常抚平情绪、消解焦虑的镇定剂。

“文学创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庇护,给焦虑状态下的我提供了一种安慰。”她表示,自己甚至未曾想过能将其完成,这是一个在坚持和寻求精神慰藉的过程中创造出的作品。

书籍翻译让经典得以留存

《书籍秘史》讲述的是古罗马、古希腊时期关于书籍的传奇,它发现了被岁月所隐藏的不为人知的往事,向读者诉说什么书会成为经典,什么书永远遗失,什么书被长河淹没,什么书被战火吞噬,其中也描写了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盛衰兴废。

这座图书馆也是一本对所有求知者开放的百科全书,没有国与国之间的边界,也没有语言和文字的隔膜,不仅承载过去,也通向未来,它象征的是“世界性的文化融合与传承”。“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东西方碰撞的空间,它们互相遇见,遇见知识、智慧以及新的地理知识和人物等等。”伊莲内·巴列霍表示。

萨尔瓦多·马利纳罗认为,书籍、书写、图书馆有这样一个使命——让经典得以留存。“而人对经典有热情、有热爱,也会做出努力来保护书籍、编辑书籍、复制书籍,从而能够让经典不断被赋予在新的生命里。”

图书是一位有耐心的朋友

活动中,史航还提到现在有一种普遍现象,“经常有人告诉我,他们喜爱买书但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买而不读,以至于会让他们产生很多困惑,不知买书是对是错。”

对此现象,伊莲内·巴列霍表示,其实她家中也有非常多书籍。“家中有书,会让我感觉被文化包围,家中的氛围也变得更加温馨。同时书籍也是一个见证,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朋友,一直在安静地等待我们与它们相遇,去阅读它们。”

在她看来,疫情期间就是与书产生互动的一个好时机。“书籍能够抚慰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安慰,缓解我们的焦虑,也会让我们发现新的世界。”

谈到屏幕和电子产品是否会取代纸质书籍这一问题时,伊莲内认为,“正是因为电子科技,今天我们才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文化的交流。而互联网也可以对书籍进行推广,事实上,科技和传统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