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研究所:感染艾滋后及早治疗成效显著
巴斯德研究所1月16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艾滋病毒四周后实施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在停止治疗后长期控制病毒。
这些结果上周发表在英国科学出版物《自然通讯》上,巴斯德研究所强调这项研究“增强了人们对早期检测和尽快治疗的重视”。
先前的研究表明,如果艾滋病毒感染者受益于早期开始、并维持数年的治疗,其病情有可能获得持久缓解。当他们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断时,有时能够“控制”病毒长达20多年。研究人员随后推论道,尽早开始治疗可以促进控制这种病毒,但这一结论仍有待证明。
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对猴子进行了分组研究:一组在感染后不久(急性期)开始接受了两年的治疗,另一组在感染后几个月开始(慢性期)接受了两年治疗,对照组未接受治疗。感染后四周内实施的早期治疗似乎“对中断治疗后的病毒控制非常有利”。
“我们的研究表明存在促进缓解艾滋病毒感染的机会之窗,”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库和免疫控制部门负责人Asier Sáez-Cirión评论道。
另一个结论是:维持两年的早期治疗可以强化免疫细胞的发育。Sáez-Cirión表示:“免疫细胞获得了针对病毒的有效记忆,可以在停止治疗的病毒反弹期间通过自身免疫反应消除病毒。”
“根据我们的研究,感染后六个月开始治疗,有效性已经减弱了。但与目前临床情况相比,这已经算是很早了,因为大多数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感染数年后才开始治疗”,IDMIT(创新疗法传染病模型)设施主任、该研究作者之一的Roger Le Grand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