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再被看衰 央行报告称对德直接投资下滑严重
【欧洲时报10月23日编译】德国央行的分析显示,外商对德国的直接投资大幅下降。22日,德国央行月度报告中提前发表的一篇专家文章称,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竞争中,德国与法国或西班牙等欧洲工业国家相比,已经失去了优势。
德新社报道,作者写道:“总的来说,自2021年底以来,欧元区其他国家几乎没有提供额外的股权资本。”来自第三国的资金流入仍然为正,“但与2019年底至2021年底之间的年份相比,已显著趋于平缓。”外国公司在2020年和2021年在德国投资的股本资本略高于1000亿欧元,但到2024年中期,只有620亿欧元的股本流入。外国直接投资对当地很重要:如果公司在德国投资,它们就可以确保就业和繁荣。
德国央行写道:“事实上,2022年就可以观察到统计上显著的结构性断裂,这导致德国直接投资量大幅下降。”同时,央行强调:“从现有数据中看不出国际投资者完全放弃德国。”
尽管来自美国和荷兰的直接投资者“在结构性断裂之前和之后”都发挥了核心作用,但来自英国的资金流入在过去两年半中明显下降。德国央行表示,2020年1月的英国脱欧也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
报告称,流入德国的直接投资减少的原因“尚无法确定”。“然而,与德国在海外的直接投资一样,德国的高能源价格可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外国投资的激烈竞争很重要。“德国和欧洲必须在未来几年证明它们仍然具有国际竞争力,并能够吸引外国资本。”
IMF:技术工人短缺和消费疲软正在给德国经济带来压力
同一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对德国未来一年经济增长的预期。IMF表示,到2025年,德国经济将仅增长0.8%。7月份它曾预测德国明年经济将增长1.3%。此外,德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将是所有西方七大工业化国家(G7)中最弱的,IMF目前预计增长率为零。
IMF列出了德国预期恶化的原因,其中包括技术工人短缺以及国内消费疲软。此外,该组织的报告称,德国“承受着预算整合和房地产价格急剧下跌的负担”。
根据IMF的预期,与其他欧盟大国相比,德国的表现最差,而意大利经济预计将增长0.7%,法国增长1.1%,西班牙增长2.9%。据IMF称,西班牙强劲的经济增长源于该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而疲软的工业业绩则是德国和意大利预测不佳的原因。
对于整个欧元区,IMF也预计数据疲软,今年经济将增长0.8%,明年增长1.2%。
正在纽约访问的德国财长林德纳在IMF公布数据后承认,德国目前存在经济问题。他表示,IMF下调对德国经济的预期是“对德国增强竞争力的进一步鼓励和呼吁”。“我们目前还没有取得我们国家所需要的经济成功。”他呼吁德国在经济改革方面要有更大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