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贸合作迎来新机遇

发布日期:2025-05-15 13:56:01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杨小彬 吴博识
作为东西半球最大的两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巴西既面临外部市场不确定性考验,也肩负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责任。在当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寻找新的机遇势在必行。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于5月10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卢拉总统此次访华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东西半球最大的两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巴西既面临外部市场不确定性考验,也肩负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责任。在当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寻找新的机遇势在必行。

中巴经贸合作的新进展

建交51年来,中巴经贸合作得到全面发展。2009年和2012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巴西第一大出口国和进口来源国。2023年4月,巴西总统卢拉访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共同签署涵盖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多项合作协议。2024年11月,习近平访问巴西,与卢拉共同宣布,将中巴关系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2024年,中巴贸易额达到1881.78亿美元,稳居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当前,中巴经贸合作呈现高度互补的格局。2024年,巴西对中国的出口额为944.11亿美元,占其全年出口额3370.36亿美元的28.01%。巴西对华出口主要是大宗商品和农产品,包括大豆、矿石、石油、肉类等产品,中国对巴出口则以机电设备、化工制品等工业制成品为主。

中巴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在中巴经贸合作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中巴贸易结构不对称,中国主要从巴西进口大宗农矿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这种单一的贸易结构引发巴西社会对沦为“初级产品供应者”的担忧,进而导致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二是缺乏充分的贸易机制保障,中巴目前尚未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且仍以美元结算为主,不利于抵抗外部冲击;三是外部势力干扰,例如,美国利用其政治、经济影响力阻碍中巴合作项目,尤其是高科技领域。

然而,中巴双方依然迎来农业、科技、金融等领域的经贸合作新机遇。

中巴农业合作基础牢固,互惠共赢。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与部分矿产资源相对不足,中国需要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巴西是世界农业大国,也是中国的主要大豆进口国。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7255.77万吨,从美国进口大豆仅2705.95万吨,后者不足前者的40%。

巴西虽是农业大国,但其农产品多为经济作物,主粮产量相对不足。在中巴战略互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巴农业合作的空间进一步增大,中国可以促进巴西农业的机械化,提升其粮食产量,促进巴西农业结构的优化,实现中巴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互惠共赢。

科技合作前景广阔,互利共赢。近年来,巴西大力发展工业,旨在通过加快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升级,提高其经济竞争力。2023年8月,卢拉政府提出“加速增长计划(PAC)”,致力于促进巴西的能源、物流和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1月,巴西政府宣布启动“巴西新工业”计划,正式迈向新工业化道路。2024年11月,习近平与卢拉共签署38项合作文件,其中近半数涉及科技产业合作。这一趋势为中巴科技合作提供宝贵契机,双方在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巨大合作潜力有望助推“巴西新工业”战略实施,实现中巴经贸合作的互惠双赢。

巴西近年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而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正迅速壮大。2025年1月,正式发布的DeepSeek-R1模型不仅在数学、代码和推理等任务中的性能可匹敌美国顶尖大语言模型OpenAI o1,且使用成本大幅低于同类产品。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能够加快“巴西新工业”战略实施。

中国是巴西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进口国,2024年巴西从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金额为14.42亿美元,占其全年新能源汽车进口总额16.91亿美元的85.25%。同年,比亚迪巴西生产基地综合体正式开工,预计建成后能为巴西提供5000多个就业岗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优势将大大促进巴西向绿色经济的转型。

金融合作破除壁垒,互通共赢。2024年3月,首届中国—巴西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巴西财政部副部长罗熙丹表示,将继续推动中巴深化金融合作。

人民币和雷亚尔的本币结算在中巴经贸合作中将进一步增加。中巴本币结算能够有效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并提升双边贸易的稳定性,降低交易的成本。2023年10月,巴西埃尔多拉多纸浆公司与中国厦门某进口企业以人民币为合同计价货币完成交易,中巴贸易首次实现本币交易的全流程闭环交易。未来,中巴的本币结算有望进一步扩大,助力中巴经贸健康发展。

巴西作为拉美地区的重要金融中心,吸引大量中国资本的投资。中巴资本市场的合作,不仅促进两国企业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上的互动,也为更多中国企业进入巴西市场提供融资支持。

中巴经贸合作的展望

中国和巴西应在农业、自然资源、科技产业、金融等多个领域加强战略合作,推动经贸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首先,拓宽贸易品类,加强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在发挥两国比较优势的同时满足巴西工业化的实际需求,共同实现双方产业结构的优化。

同时,推动本币结算常态化,鼓励更多贸易投资以本币计价,降低汇率成本并减少对第三方货币依赖。双方应扩大本币互换规模,拓宽跨境银行业务,利用多边金融平台拓展融资渠道,夯实金融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

此外,随着中巴经贸合作的深化与完善,中巴双方需构建制度化经贸合作框架,加快开展自贸协定谈判,为中巴经贸合作建立制度保障。

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之际,确保中巴双方经贸合作、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力量、展现南南合作新典范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