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水果春运”为RCEP集赞

发布日期:2025-02-10 00:00:00来源:国际商报作者:刘旭
就在中国传统蛇年春节前夕,湖南怀化国际陆港的冷链班列昼夜不息,满载着泰国榴莲、越南龙眼和菲律宾香蕉等果品的集装箱班列宛若烟花般绚丽。不过数日,这些热带水果便从东南亚果园“飞”入中国家庭的果盘,“抢滩”春节盛宴。

就在中国传统蛇年春节前夕,湖南怀化国际陆港的冷链班列昼夜不息,满载着泰国榴莲、越南龙眼和菲律宾香蕉等果品的集装箱班列宛若烟花般绚丽。不过数日,这些热带水果便从东南亚果园“飞”入中国家庭的果盘,“抢滩”春节盛宴。 

有数据显示,该陆港今年截至1月26日已运输来自东南亚的生鲜水果108标箱,货值逾千万元。来自口岸部门的新鲜水果检验检疫准入名单也在不断刷新,如2024年即新增缅甸菠萝、印度尼西亚榴莲等,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也为东南亚地区水果出口提供了更可观的市场。 

这场跨越国境的“水果春运”不仅折射出中国消费者对东南亚水果的热捧,也昭示出日益深化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新格局的雏形。 

三重红利 

东南亚水果能持续成为中国春节餐桌上的“新宠”,与其获得政策、物流与消费升级的“三重红利”密不可分。 

政策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东盟水果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叠加“智慧海关”和“绿色通道”等政策助力,东南亚水果通关效率显著提升。如泰国榴莲、越南火龙果等通过冷链班列可实现“5天直达”,新鲜度与价格优势进一步凸显。 

物流方面,东南亚水果输华的冷链物流网络显著升级,实现了从“通道”到“枢纽”的蜕变。以怀化国际陆港的“东南亚水果快线”为例,其通过公铁联运和冷链分拨,将运输时效压缩至5天以内,2025年冷链班列运量预计还将有更大突破。另外,昆明至怀化的冷链图定班列计划于2025年4月启动,每月10列的运力将加速连接云南与中部市场的通道建设。 

高端化需求驱动消费增长升级。来自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进口水果等高端年货礼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榴莲、山竹等高价值水果成为“轻奢年货”的代表。中国消费者对品质与多样性的追求,推动东南亚水果从“尝鲜品”渐次转向“日常消费品”,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 

双向奔赴 

尽管区域内冷链物流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东南亚水果的运输成本仍要占售价的20%至30%。以2024年10月的数据为例,中国水果进口均价同比下降18.32%,部分品类因运输损耗导致利润空间压缩。此外,榴莲等易腐水果对温控要求极高,一旦冷链出现中断,货损风险陡增。 

随着国内多品种水果产业的崛起,正在形成“双向贸易”的崭新格局。统计显示,2024年,云南水果出口量同比增长16.7%,位居全国第二,本土柑橘、石榴通过中老铁路向东南亚市场出口,“双向贸易”成就中国与东南亚相关市场各得其利。与此同时,国内果业技术升级也给进口水果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如国产猕猴桃对进口产品逐渐形成有力的替代。 

以质破局 

东南亚水果在中国加力拓展“甜蜜的事业”,既是区域合作升级的一个缩影,也是全球供应链重构的重要观照。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批次东南亚输华水果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存在有害物等质量安全问题。如2025年春节前即有泰国榴莲被检出致癌染料及无检测报告而遭退回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信任和市场形象。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破局:品质提升尤为重要,东南亚水果产业需加强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提高水果产量和品质,严格把控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确保水果符合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提供种植培训,指导果农科学种植,提升水果品质和产量稳定性;强化技术合作,推广冷链物流标准化,降低损耗率;深化政策协同,利用RCEP等协定框架下优化关税与检验流程;差异化竞争,挖掘小众水果(如柬埔寨香米榴莲、马来西亚猫山王)的细分市场潜力。 

正如蓬勃红火的怀化国际陆港等“黄金大通道”所展示的那样,东南亚水果的“北上之旅”虽不时有所羁绊,但在各方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多轮驱动下,仍将驶向更广阔的蓝海。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东南亚果园与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将联通得更加紧密。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