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经济形态 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发布日期:2024-09-18 00:00:00来源:国际商报作者:宣振宇 徐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安徽合肥,国家级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环境科技、跨境电商、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形成极具创新性、前瞻性甚至颠覆性的产业发展格局,既有效地将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又推动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还有力提升了园区开放水平,新质生产力勃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速显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安徽合肥,国家级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环境科技、跨境电商、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形成极具创新性、前瞻性甚至颠覆性的产业发展格局,既有效地将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又推动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还有力提升了园区开放水平,新质生产力勃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速显现。

环境产业迸发绿色发展新能量

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经过几年发展,合肥蜀山经开区已培育出极具特色的“环境高技术研发—核心零部件生产—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环保工程及环保服务”的全产业链条,“中国环境谷”逐步成为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的主战场,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股杰出“新势力”。

2019年,合肥蜀山经开区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联合长三角9座城市正式提出打造“中国环境谷”。到2023年底,经开区环境企业已由最初的几十家发展到400多家,产值超450亿元,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场景应用越来越丰富。

不久前在合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合肥蜀山经开区的一批企业在低碳科技成果转化、零碳示范工程、节能产业技术装备等领域展出了各自的先进产品,受到与会嘉宾高度关注。

瑞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从事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的企业,为本次展会带来了拳头产品——智能管道机器人检测系统。它能够全面展示各类管道内部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中国科学院光学专业博士团队在“中国环境谷”创办的安徽岑锋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激光光谱检测分析技术及产品方案,其可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气象、应急等政府部门和石油、石化、钢铁、化工等工业企业。

安徽中科天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出了和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研制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其可以通过数据直观显示雨情、内涝情况,预报内涝风险;及时将数据反馈给相关部门,助力科学决策、快速应急。

据统计,“中国环境谷”近年来已先后开展了“巢湖治理”“含氟废水治理”“三泥治理”等各类场景对接会数十场,近100家中国优质环境治理企业将治巢、治水、治气、治土壤的最新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和演示;已推动谷内企业三批共25个团体标准发布,推动两项团体标准升级进入地方标准编制计划。其中安徽蜀峰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温室气体走航监测技术规范》经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审议通过并顺利发布,于2023年12月15日实施,有效填补了温室气体走航监测领域的标准空白。

以“科创+”“标准+”“场景+”“生态+”赋能产业发展,锻造更加强大的“绿色生产力”……“中国环境谷”已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入选安徽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面向未来,“中国环境谷”将立足先进环保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重点发展环境监(检)测技术装备、污染防治技术装备、环境修复技术装备、环境监测技术服务、污染治理服务、智慧环保综合服务等相关领域,精心培育先进环保产业,以实际行动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运河新城打造新经济新平台

7月3日下午4时30分许,一架满载快件的无人机从顺丰分拨中心首飞,15分钟后精准降落在天鹅湖畔起降点。这是安徽顺丰在省内开通的首条低空货运航线,标志着安徽省无人机快递运输航线正式启动,快递“从天而降”的科幻场景在合肥蜀山经开区变成了现实。

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低空经济被广泛看好。合肥蜀山经开区正在打造的运河新城,其中一个重要板块就是低空经济。“我们正在积极打造‘飞联网’,为未来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在物流末端智能配送、警务治安巡航、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应用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支撑,为企业搭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合肥蜀山经开区经济发展处数字科创部工作人员张桦介绍说。

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随着引江济淮一期主体工程实现试通水通航,二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因河而立的运河新城强势崛起。这座“新城”的建设,为合肥蜀山经开区发展环境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诸多新经济形态提供了卓越平台。

在运河新城工投蜀山慧谷产业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领衔团队创办的安徽科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大首批赋权试点持股企业。该公司依托先进的气凝胶制备技术,在“碳中和”与“热安全”领域率先突破二氧化硅气凝胶新材料绿色产业化,形成了建筑保温体系、工业保温体系、新能源防护体系以及工业探伤体系的各种产品。

在阳光电源零碳中心产业园,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映入眼帘。该项目主要从事新能源领域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及创新成果产业化等,是运河新城片区承接合肥新能源产业升级、创新产业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6月21日,安徽省首个千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在运河新城片区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合肥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迈出重要一步,新能源电池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起势。“钠离子电池在零下40摄氏度的寒冷天气下,容量保持率也能达到80%以上。”北大博士黄士志介绍道。

据悉,合肥蜀山经开区还将于年内开工运河新城·高科智造城项目,打造新能源光伏、节能环保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

“宜居宜业宜游”“创新创业创造”……合肥蜀山经开区依托“科大硅谷”“中国环境谷”双谷联动的全域科创格局,深入谋划并导入优质产业,推动运河新城拔节而长,成为新经济形态集聚的卓越平台。

跨境电商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贸易规模在过去5年间实现了惊人的增长,为外贸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2017年至2023年,安徽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幅达57.2%,规模增长14倍以上。而合肥蜀山经开区就是安徽跨境电商的一块重要“阵地”。

在位于合肥蜀山经开区的合肥彩扬文具有限公司,每天下午5时,大部分同事准备下班,而业务员姚月的直播工作才刚刚开始。“因为存在时差,直播时间要根据客户所在时区来定。北京时间下午5时多,欧洲那边正是上午工作时间。”姚月说。

样品间里,姚月站在补光灯前,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条理清晰地介绍着公司生产的练习本、水笔等热销产品。在直播间的另一端,海外客户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边看直播介绍边留言咨询。这样的场景,在合肥蜀山经开区诸多跨境电商公司已司空见惯。

2014年10月,安徽省商务厅、合肥海关共同批准设立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2016年1月,合肥市获批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蜀山跨境电商园成为合肥综试区的核心园区;2020年9月,安徽自贸试验区设立,合肥片区蜀山区块整体坐落于蜀山经开区。

依托“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合肥蜀山经开区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聚力打造跨境电商总部基地,聚集了梵海、亚美亚、布诺太阳能、安天速迈等跨境电商进出口企业,并引进了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安徽省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等开放平台。

去年10月,首趟跨境电商卡航从安徽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监管区发车。这是合肥蜀山经开区继“合肥—阿姆斯特丹”跨境电商国际货运空运专线开通后,对国际货物运输方式的又一次创新尝试。该线路目前已常态化运营,把越来越多的“合肥制造”送出国门。

近日,在庐州海关、合肥机场海关的支持下,合肥蜀山经开区国有平台公司合肥蜀旺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探索创新了“智慧锁”监管模式。“使用电子关锁后,车辆只要靠近感应装置即可自动解锁,无需人工核验,可以全天候运行,极大缩短了物流作业时间,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合肥蜀旺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开通跨境电商包机、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卡航;全面贯通9610、9710、9810跨境电商业务……随着跨境电商信息流、物流愈加通畅完善,合肥蜀山经开区奋力推动“皖货出海”。截至今年8月底,安徽(蜀山)跨境电商产业园共放行跨境电商出口单量超1000万单,同比增幅达85%,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在今年7月16日召开的安徽省跨境电商现场会上,安徽省商务厅公布了跨境电商及海外仓示范企业榜单,合肥蜀山经开区共上榜16家企业,其中12家企业入选跨境电子商务企业10强和50强,2家企业入选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5强,2家企业入选海外仓企业20强。

数字经济掀起智慧化新浪潮

7月26日,中贝合肥智算中心在合肥蜀山经开区正式上线运行。该项目是安徽首家低碳AI智算中心,计划总投资35亿元,全部建成后可提供25000Flops@FP16智算算力,此次一期上线2200Flops@FP16算力已正式运营。

在合肥蜀山经开区,无论是环境科技、跨境电商,还是智能制造等诸多产业,都和数字经济密不可分。因此,合肥蜀山经开区系统梳理产业链条和发力方向,不断擦亮“数字新园区”金字招牌。

一方面,合肥蜀山经开区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总体规划安徽智能软件园、网达软件园等软件产业载体超60万平方米,引进安徽智软、东华软件、中贝通信等一批行业领先的软件企业近300家,软件产业总营收超200亿元。7月30日,安徽智能软件园北京分园正式揭牌,标志着蜀山软件信息和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未来,安徽智能软件园北京分园将助力两地共同推进产业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交流与协作,共同建设更高质量、更加系统的产业生态。

另一方面,合肥蜀山经开区加快场景开放和集成推广进程,布局智能算力、数据开放、软件研发、场景应用等工作,推动软件信息和通用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聚链成群,加强智能算力建设和统筹调度,全力打造合肥蜀山经开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掀起了一股智慧化新浪潮。譬如合肥蜀山经开区所打造的安徽智能软件园一期之前存在能效管理不足及用电行为不规范导致用电成本高,抄表、账单计算全靠人工导致管理成本高,设备无法远程开关、电费分摊不合理导致用户反响大、拖欠电费等情况。为消除这一痛点,园区平台公司安徽智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园区内传秀科技、曼斯菲、国创智信、算界4家企业研发了智慧微电网系统——在每个空调外机上加装集控设备,在电表箱内加装一个黑色盒子,就可以对楼宇内各个企业各个房间的用电情况进行精准监控和智能化管理。这既帮助企业找到应用场景,又有效解决了园区电费收缴难题。

“上线运行3个月以来,园区内某公司的空调外机电费下降70%,园区整体空调外机电费下降33%,整体电费下降近20%。”安徽智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产业运营部副总经理胡海翔介绍说,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升级系统,把光伏发电、充电桩、储能设备等用电设备纳入系统,优化管理整个园区的电力设备,最终实现“零碳园区”目标。

苟日新,日日新!随着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新经济形态活力喷涌,合肥蜀山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加充足。在不久前安徽省公布的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通报中,合肥蜀山经开区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列第三。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合肥蜀山经开区将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开拓进取,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卓越贡献。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