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国进口的最大来源国
2022年,中国从韩国进口商品2380.9亿美元,占当年中国进口总额的8.8%,韩国保持了中国进口第一大来源国地位。按照韩方统计,当年,韩国对华出口商品金额为1557.9亿美元。对华贸易顺差是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也在过去几十年推动了两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加强了双边经贸联系。尽管与中国海关的数据差别不小,但按照韩方数据,中国仍是韩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对华出口额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2.8%,比排在第二位的美国高出6.7个百分点。中韩两国以其悠久的历史联系和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关系,通过互补的贸易关系实现了各自资源优势的良好互补。
电子信息产品是韩国制造业出口的重要组成,韩国是全球向美国、中国和欧盟等主要市场出口电子产品的主要国家之一。2022年,韩国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商品出口额达到2330亿美元,同比增长2.5%,占韩国商品出口总额比重超过三分之一(34.1%)。但在ICT产品周期波动的影响下,加之美国等通过限制性贸易措施对ICT供应链造成冲击,原材料供应成本上升,需求市场碎片化,韩国的存储芯片等重点出口优势商品受到不小的冲击。
不过,韩国依旧在半导体和显示器等电子产品,以及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具备较强的全球优势。产业和技术规模效应、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领先的资源整合配置能力,使得韩国出口依旧有望保持强劲。对华贸易是不少韩国企业的优先领域,对华出口不仅涉及最终消费品,还广泛涉及韩国在华投资企业在其跨国网络中通过内部贸易形成竞争优势的贸易。
从2022年的韩国商品出口结构来看,对华出口占比较高的海关编码两位大类(AG2)商品中,矿石矿砂(HS26)占比最高,为90.7%;照相和电影制品(HS37)次之,为78%。占比在40%~49.9%的分别有铜(HS74)49.4%、盐和硫磺(HS25)49.3%、有机化学品(HS29)45.8%、玻璃和玻璃制品(HS70)45.4%、精油和树脂(HS33)44.6%,以及光学或医疗设备(HS90)40.8%。
相比而言,对华出口占比较小的商品类别依旧很多,扩大进口的空间不小。例如,作为纺织原料的人造短纤维(HS55)占比为9.9%,棉花(HS52)占比为7.5%,丝绸(HS50)占比为6%。鉴于中国纺织服装市场规模巨大,增加原料进口供应国是产业稳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中国在韩国药品(HS30)出口的占比仅有3%,也只进口了韩国咖啡和茶(HS9)的1.5%。中韩两国文化有不少相近相通之处,韩国在这两类商品上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扩大相关商品的进口能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为多元的选择。
中韩自贸协定作为全面、高水平和利益大体平衡的双边协定,覆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等17个领域。双方的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的90%和贸易额的85%。目前,两国正在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的第二阶段谈判。伴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生效,中韩区域内供应链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保持和扩大自韩国进口商品的规模,也是有效用好贸易协定的具体表现。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显示,韩国8月出口同比下降8.4%,成为连续同比下降的第11个月,其下行周期在历史上仅次于2018年12月到2022年1月连续14个月下降,半导体需求疲软和市场预期悲观是主要原因。不过,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韩国半导体制造商,在取得美国商务部“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名单(VEU)”后,对华出口半导体的流程和不确定性都有所降低。而且,为了摆脱出口颓势,韩国9月出台《盘活出口的追加支援方案》,努力促进出口品种和地区多元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韩国加快建设系统芯片等厂商汇聚的龙仁半导体国家产业园区,积极推进新一代电池研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努力开拓电动汽车在新兴市场的出口。中韩经济部长会议、经济合作交流会等活动也会为两国协调和加强供应链,拓展贸易机会创造条件。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