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新年伊始,中国分别与菲律宾、土库曼斯坦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这充分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一带一路”倡议始终保持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持续世界提供新机遇。
扎扎实实:全球国际合作“范式”效应显著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现已成为跨越地理限制、突破文化差异、融合发展需求的开放式、全球性合作平台,并将扎扎实实地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硕果累累,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涵盖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国家和三分之一的国际组织。中国已深度融入一个新的巨大的国际体系之中,并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最深层次的国际背景是当代全球化。今天,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都在加剧,人类社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2022年世界动荡、冲突频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体发起了直接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竞争。为应对挑战,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中。目前,我国已累计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规模近1万亿美元,带动全球国际合作“范式”效应显著。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开发机构和国际合作平台的设立,也推动着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硕果累累:从“一条线”到“一张网”
截至2022年5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400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5493列运送货物480万标箱、与32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协议。借助于中欧班列,中国和“一带一路”的伙伴成员拥有了新的交通、运输、物流大动脉,发挥了彼此之间经济的互补性优势,提升了发展水平。
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运营稳步推进,一批“小而美”的农业、医疗、减贫等民生项目相继落地。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达32.9%,较上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2013年提升了7.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与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也迈上新台阶,涵盖多个行业。“一带一路”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互利共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如今,大国竞争博弈日趋激烈,多重冲击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新的压力,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增长日趋分化,世界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外部的严峻环境也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新的期待和新要求。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刚质量发展应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紧密结合,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要求和目标高度契合。
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10年,对于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国际合作的实践中开启新征程,同“一带一路”伙伴成员共同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与伙伴成员一起相互合作、互补合作、优势互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作者系中国共生(智库)国际研究院 执行院长、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