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益:数字时代将助力中国海外产业园区开启“一带一路”合作新篇章
对话服贸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是否因疫情影响受到明显冲击?在新形势、新经济的背景下,中国海外产业园区呈现怎样的特点?未来数字化将在哪方面助力海外产业园区转型?
对此,安永华北区主管合伙人张明益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际服务贸易论坛的演讲中给出自己的答案,以下文字根据演讲实录整理,略有修改,仅供参考。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打击,更加凸显了“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在卫生、通信等领域的缺口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将助推沿线各国大力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和“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为本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增长点。
01
“一带一路”加速推进,共商共赢成果显著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在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地缘关系发展及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目前,中国累计已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如今,沿线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外资流入地,以及仅次于欧盟的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而在疫情期间,据中国外交部介绍,约40%的“一带一路”项目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同时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5月,中企在“一带一路”国家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逆势增长16%,“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合作呈现较强韧性。
02
“一带一路”与海外产业园区
“一带一路”的推进离不开海外产业园区,海外产业园区以沿线国家中心城市为据点,集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极佳的发展机遇。
海外产业园区多由中外两国政府或企业共同推动,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理想平台与重要据点。海外产业园区多由中外两国政府或企业共同推动、合作建设,可为“走出去”的中企在海外小范围内打造相对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争取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和营商环境,提供更完善的要素配套服务,降低企业“走出去”门槛。中企还可通过园区所在市场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拓展更多海外市场,同时持续推动科技和人才的本地化进程,利用中国的优势产业,促进东道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带动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对统计的74个“一带一路”海外产业园区的分析显示,海外产业园区多以传统行业为主,其中加工制造型园区数量最多,占总数超三成,而科技园以及创新研发中心型园区的跨境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下,海外产业园区面临如营商环境不成熟、合作机制缺乏保障、统筹规划欠缺等问题。但是展望未来,随着园区逐步向着高精尖数字化方向转型,海外产业园区仍将是企业出海投资的优先选择。
03
海外产业园区:挑战与优势
随着当前剧烈的外部环境变化,海外产业园区主要面临三个方面挑战,第一,东道国宏观政治经济不稳,营商环境不成熟。投资海外产业园区之前未做全面分析与评估,之后经常会遇到项目搁置、政府不批准、政权不稳、市场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第二,合作模式缺乏保障机制。由于中国与东道国在文化背景、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园区长期发展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在运营模式、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出现诸多分歧。第三,缺乏系统性统筹规划。主导产业频繁变动,专业配套服务长期匮乏。
展望未来,虽然短期受海外疫情冲击,园区运营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海外产业园区在疫情当中也凸显了一些优势,海外产业园区在特殊时期实现了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统筹运用,成为中国与海外国家共同抗疫的纽带。在国内疫情发展的初期阶段,针对国内医疗物资紧缺的状况,柬埔寨西港特区工业园全力开动其在当地建设的医用物资产能,从1月27日至3月10日累计生产并向国内发回1700万只口罩、6.9万件手术衣。
04
点评
因此安永认为,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海外产业园区产业将向高精尖转型,并实现数字化经营,未来通过数字化方式解决企业海外投资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改善园区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增强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力,实现多赢局面。而在此背景下,海外产业园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未来将继续成为中企,尤其是中小企业出海的优先选择,开展国际合作的长期选择。
05
会议介绍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论坛创办于2007年,在商务部的组织指导下已成功举办十三届。自2013年起,国际服务贸易论坛被纳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本届论坛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程维将作为主持人,同时邀请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商务部服务贸易与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冼国义、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刘鹏等作为嘉宾致开幕辞,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总顾问、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出席并做主旨演讲。
资料来源: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