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企业属地用工法律风险研究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本网获授权转载)
作者:胡俊
单位: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
本文以几内亚共和国(以下简称“几内亚”)市场为例,从法律角度分析“走出去”企业属地用工风险成因、主要内容以及应对策略。
属地用工风险成因
出于发展本国经济及解决本国就业压力的目的,项目所在国往往会有严格的当地成分要求。如几内亚政府就明确要求在几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中资企业必须严格落实其对当地成分的要求,并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细则,包括为当地创造就业以及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等,且这些要求往往会被直接写进合同中。
为满足所在国政府对本地成分的要求,同时为进一步降低成本,中资企业在国际项目中的属地用工比例持续增加,属地用工风险也逐渐显现,要求企业必须了解并遵守国际用工规范及当地用工法律法规。
属地用工主要法律风险
一、员工招聘程序违规风险
水电工程工程量大、工期紧,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方为了赶进度存在还未与当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就要求员工上岗的情况,导致了事实上的非法用工问题。由于当地员工是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形下进行工作,一旦发生危险事故,企业在法律纠纷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此外,《几内亚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110.3条及第121.4条规定:企业有义务在雇佣员工后15个工作日内向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申报其雇员。企业要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及时向国家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进行申报,以避免违法违规情况的发生。
二、合同签订风险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几内亚劳动合同分为定期合同和不定期合同,没有规定期限的为不定期合同,任何合同中规定的试用期都不得超过三个月。此外根据《劳动法》第121.6条规定,除本法规定的几项特殊合同外,一般定期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或以雇佣书证明。
关于签订期限,合同中有明确规定期限的,期限不超过两年的可续签,但总期限(包括续签)不得超过两年。企业和员工不得在一年内签订两份以上的定期合同。如违反这些规定,合同将被视为不定期合同。
由于定期和不定期合同在权利义务、法律后果、解除劳动合同时均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务必要严格遵守相关试用期的规定,把握好定期和不定期合同的界限。
三、薪酬管理风险
根据《劳动法》关于劳动时间及工资的相关规定,几内亚员工的劳动时间为每周40小时,超过的视为加班;加班4小时以内,应增加工资的30%;超过4小时的,增加60%。实际工作时间每天不超过10小时,每周最多不得超过48小时。夜班为20时至次日6时,夜班应增加工资的20%。同时,根据联合国最低贫困标准,几内亚当地劳工每日工资最低不得少于1美元。关于保险方面,企业要向全国保险局支付社保。
四、合同终止程序不规范风险
水电工程用工数量多、人员变动大,在用工过程中如何合法终止劳动合同已成为企业和项目的一个主要风险点。《劳动法》第171.2条规定:在定期合同到期时,企业应向雇员支付解雇补偿金,数额相当于雇员在履行合同期间获得工资和津贴总额的5%。企业还必须按照本法规定的条件向雇员提供工作证明。定期合同可在期满前经当事人协议终止,但须以书面形式予以证明。如果双方当事人未达成协议,定期合同只能在合同到期前在严重过失或不可抗力的情况下终止。
在出现客观上不能维持合同关系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解雇员工,但必须向雇员发送解雇通知并提供合理的解雇理由,如果企业没有履行其通知义务和提供解雇理由的证据,法院应判处企业向员工支付至少相当于6个月工资的不合理解雇补偿金,且需补偿雇员因被提前终止合同而未能得到的津贴和其他福利损失。
风险防控措施
一、强化法律学习,堵塞合同漏洞
为保障企业在当地合法合规经营,企业的自身学习必不可少,尤其是在与当地员工签订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深入了解当地的劳动法,避免因出现常识性错误而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各项权利与义务,保障企业自身与当地员工的合法利益,避免出现纠纷。
二、搭建符合当地特色的制度框架和用工体系
聘请专业的当地法律顾问,为企业搭建符合当地特色的制度框架是解决属地化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的重要途径。
在当地员工管理上,企业要建立适合当地国情的管理机制,并尝试聘用有管理经验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由于几内亚的国情和民俗习惯与国内有着较大差异,若为当地员工安排中方管理人员,可能会存在语言不通,甚至文化抵触。由当地人管理当地人则不存在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和纠纷,同时还可以利用其对当地法律、管理习惯的了解,使项目进行得更顺畅。
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加深中几双方员工的文化交流,提升两国员工的合作默契,有利于提升当地员工对中资企业的评价,有利于中资企业属地化、规范化管理的推进。
三、加强属地化管理,减少法律纠纷
为保障自身在出现法律纠纷时的有利地位,企业必须要做到以下3点。
首先,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妥善保管用工过程中的各种原件资料,建立员工档案台账并及时更新,以备在诉讼过程中举证之用。其次,出现法律纠纷时,要积极进行法律咨询,对诉讼或者调解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听取专业律师的意见。最后,本着调解第一,诉讼第二的原则,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树立大国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