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带一路建设休止论可以休矣
近期,关于“一带一路”的谣言、杂音又更新了。与“债务陷阱论”等不同的是,新的流言除了疫情、反全球化思潮、“去中国化”阴谋等因素之外,一些人误读了“双循环”的含义,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割裂看待、对立起来,也导致出现“一带一路”式微、停止的声音。
不过,这次流传的论调依旧经不起推敲,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说明“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节奏并没有被打乱。
“一带一路”是个长期的倡议。自2013年提出开始,“一带一路”成为每年全国两会、地方两会的关键词。即便是今年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政府工作报告中依然还有“一带一路”相关内容。我们不能忘记,在2017年,“一带一路”被写入党章,这意味着它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达成。这给目前遭遇挫折的全球化注入强心剂,也是对动摇“一带一路”建设决心的最好回应。
“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一带一路”涵盖范围最初为65个沿线国家、地区,到2020年1月底,中国已经同138个国家、地区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加快中企走出去的同时,一座座由中企承建的医院、桥梁、住房、工厂、农场等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多个项目受到东道国元首赞扬和民众好评。
“一带一路”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从最早的打造“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之路,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再到“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再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上,再次丰富了“一带一路”内涵。他说,要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一带一路”也是构建双循环格局的重要平台。我国提出尽快形成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一带一路”自然要大显身手。在国内循环方面,“一带一路”建设把中西部地区变成改革开放的前沿,促进了东西部更均衡更充分发展,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国际循环方面,“一带一路”畅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以小循环带动大循环,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更进一步来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还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建立双循环,增强全球化的韧性,推动全球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当前处于大变局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时常有杂音干扰“一带一路”建设,但共建“一带一路”仍存在机遇。有专家认为,近期以色列与阿联酋关系正常化,将改变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政治形势动荡不安的情况或会迎来改变。因此,中企更应该进一步深耕“一带一路”市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完成从走出去企业向全球化企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确诊人数突破2200万人,但中国企业凭借着国内抗击疫情的经验,推动一大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复工复产,一些新的项目也开始启动。例如,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规模最大且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日前获得了巴基斯坦方面的批准。
“一带一路”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也获得大多数国家的认可,若仅仅因为疫情、反全球化思潮、“去中国化”阴谋的干扰、少数人误读而放弃,中国不会答应,合作伙伴更不会答应。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的表态掷地有声:“中国与各国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不减,决心未变。”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企项目复工复产,越来越多的民众将看到中国企业的担当和奉献,“一带一路”建设休止论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