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本网获授权转载)
作者:胡磊闯/刘然/张顾篷/郑子炜
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要鼓励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通过多方参与实现共同受益的目标。有关数据显示,自2015年中国政府和法国政府联合发布第三方市场合作声明以来,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与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协议实现了中国优势产能、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的有效衔接,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全球各国企业合作共赢创造了新机遇。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
近年来,三峡集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紧紧围绕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跨国清洁能源集团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与相关发达国家的金融投资机构、能源电力公司、工程咨询公司等企业广泛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三峡集团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主要模式
一、股权并购,搭建平台的战略合作模式
2011年底,三峡集团通过竞标方式成功收购了葡萄牙电力公司21.35%股权并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之后,三峡集团与葡萄牙电力公司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完成了波兰和意大利风电资产收购,共同开发英国海上风电项目;以联合开发巴西三个中型水电站的方式低风险进入巴西市场,通过合作逐步熟悉了巴西电力市场规则,培养了项目管理团队,之后抓住有利的市场窗口期,收购了一批优质资产,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巴西第三大发电商;推进双方在全球中小水电项目上的合作,双方合资成立了环球水电投资公司,稳步推进秘鲁市场的水电项目开发,积极跟踪哥伦比亚等南美市场清洁能源项目;除此之外,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文化、社会、环境、创新、研发和海上风电等领域加强合作。
三峡集团通过与葡萄牙电力公司的合作,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对葡萄牙电力公司而言,双方合作解决了再融资的困难,使其迅速重返欧洲债券市场,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对于三峡集团而言,借助葡萄牙电力公司的全球业务网络资源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了欧洲和拉美市场,借鉴对标了先进管理经验,提升了管理水平。三峡集团与葡萄牙电力公司的合作,促进了中葡及中欧双边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提升了国家影响力,获得了广泛好评,中葡合作已成为中欧合作的典范。
二、三峡引领、国际机构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
2011年三峡集团成立了三峡南亚公司,2013年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基于对巴基斯坦电力市场的开发信心和对三峡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可,于2015年战略投资三峡南亚公司并成为股东。三峡集团通过与IFC开展合作,提升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合规经营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能力,促进了三峡标准、中国标准与其他国际标准的互相认可,促进了国际资本与中国资本的融合,促进了巴基斯坦清洁能源市场的开发。
截至目前,三峡南亚公司重点实施的卡洛特水电站、科哈拉水电站和风电二期项目已纳入中巴经济走廊框架。其中,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举行动土仪式,是丝路基金首单投资项目;巴基斯坦科哈拉水电站正在筹建;巴基斯坦风电一期项目是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投资建成的首个风电项目。在巴基斯坦市场,三峡集团除了与IFC开展合作外,还与澳大利亚雪山公司等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广泛开展合作,促进了中西方工程管理理念的融合,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
三、组建联合体,促进区域电力互联互通的合作模式
缅甸萨尔温江孟东水电站项目装机700万千瓦,由中泰缅联合体、泰国产电机构国际公司、缅甸政府和缅甸IGE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其中中方联合体由三峡集团、南方电网公司和中国电建集团组成。该项目的开发可以充分发挥中泰缅三国的技术、资金和资源优势,实现中泰缅三国的互利共赢。项目建成以后,缅甸的清洁电能将送至泰国及周边国家电网,减轻周边国家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压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四、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合作模式
近年来,三峡集团在中外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见证下,签署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合作协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峡集团与福伊特作为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重要组成单位和国际水电协会董事会成员单位,双方长期以来一直在企业管理、行业技术革新和项目合作等方面加强交流。2017年6月,三峡集团与德国福伊特公司在中德两国总理见证下签署了巴西4台水电机组技术改造合作协议,同时约定共同推进水电清洁能源理念的实施,进一步深化第三方市场战略合作和实质性合作。在非洲,安哥拉曾佐水电站项目是三峡集团与德国福伊特公司共同推动开发的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该项目装机104万千瓦,是安哥拉最大的水电站之一。2017年德国汉堡G20峰会期间,中德两国领导人对三峡集团和福伊特集团在曾佐水电项目上开展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给予了认可,赞同以此方式推进双方在非洲市场的合作。
除了与德国福伊特开展合作外,三峡集团还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不断拓展双方第三方市场合作空间。
成功经验
三峡集团通过多年的国际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成功经验。
一、不断优化市场布局,坚持服务主业
三峡集团在开拓国际业务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市场布局,并结合自身优势,确定了具备互联互通条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水资源富集的南美非洲市场和欧美发达国家清洁能源市场,坚持在水电、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深耕细作,心无旁骛地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选择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合作伙伴
双方优势互补是促进三峡集团和葡萄牙电力、国际金融公司、德国福伊特集团等企业加强合作的商业动力。三峡集团具备大型水电开发方面的设计、规划、投资、项目管理等全产业链整合能力,葡萄牙电力在全球业务网络、资源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国际金融公司在公司治理、合规经营、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具有优势,福伊特集团具有先进的设备制造能力、国际市场经验、跨文化沟通融合等方面的优势。
另一方面,三峡集团与相关合作方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和互补性,三峡集团的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国际金融公司的国际市场也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协同效应明显;葡萄牙电力公司、福伊特集团的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市场差异化明显,和三峡集团互补性强。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双方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深度、广度以及双方的积极性。
三、要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命运共同体
三峡集团在开发建设三峡工程以及金沙江梯级电站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福伊特集团、拉米尔等企业在设备提供、智力引进等方面开展了长期、广泛的精诚合作,建立了良好伙伴关系。这些合作经验为三峡集团和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双方以中国市场多年良好合作积累的互信和战略协同为基础,通过构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在第三方市场开发方面实现了较好的发展。
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当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三峡集团在境外的投资项目全部为清洁、低碳的清洁能源电力项目,致力于成为负责任的全球企业公民,重视可持续性开发和生态环保,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注重东道国的人才培养,为东道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境外员工以东道国员工为主;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和奖学金支持计划,资助优秀的学生到中国交流学习,加强中外人文交流。
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三峡集团在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存在一定挑战。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各种“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层出不穷,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百年一遇的“黑天鹅”事件。受疫情影响,部分国家政府稳定性下降,为避免因疫情导致资产估值下降,外国企业趁机收购关键资产和技术的问题,欧盟、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纷纷密集出台投资规定,限制外国投资,给三峡集团等中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带来了挑战。除此之外,传统的汇率、安全、环境、劳工和社区风险挑战依然存在。
针对挑战,三峡集团将不断加强市场研判、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合规经营能力,有效防范境外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