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合作如何行稳致远
6月27日,“中非基础设施与融资合作对话会”在长沙举行,代表就“创新投融资模式,助力非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题进行对话。湖南日报记者田超摄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中非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合作,帮助非洲国家建设了一大批惠及民生、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的重大项目。
6月27日,逾千名中非经贸博览会嘉宾出席“中非基础设施与融资合作对话会”,充分交流中非基础设施合作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多元化金融资源创新投融资模式,解决基础设施资金缺口问题、促进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为中非基础设施合作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建议和丰富的思路。
合作空间巨大,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进入“黄金时代”
基础设施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必要保障。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设施联通”作为“八大行动”之一,中国和非洲联盟启动编制《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规划》,中非基础设施合作由此进入“黄金时代”。
“中非经贸合作日益紧密,在基础设施与融资合作中蕴藏着许多发展的共同点、利益的契合点,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在致辞中说,国资委将坚定不移推动中央企业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相统一,与非方合作伙伴一道,高质量推进中非“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开展基础设施与融资合作。
湖南省副省长陈飞在会上表示,中非合作秉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理念,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以中国发展助力非洲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支持非洲国家建设基础设施方面,湖南建工、中建五局、交水建集团等一大批湖南建工企业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湖南工程机械企业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刚果共和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支持经济发展。”刚果共和国领土整治、装备和大型工程部部长让·雅克·布亚表示,刚果共和国希望中国的投资者参与该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港口、大型水电站、公路网络、农田灌溉等;此外,该国亟须改善航运能力,希望加强刚果河以及一些季节性河流的承运能力。
创新投融资模式,为中非基础设施合作提供资金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限长、风险因素多等特点,资金需求面临严峻的挑战。创新投融资模式,解决项目融资瓶颈,成为践行“八大行动”之“设施联通”的重中之重。
国家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勇说,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经验,形成了相对明显的资金、装备和技术优势;但同时也要看到,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刘勇认为,现阶段推进中非基础设施合作提质升级,要加强顶层设计,奠定长远合作基础;凝聚各方合力,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创新融资模式,提升合作可持续性;加强同业合作,畅通资金进入渠道。
招商局集团总经理付刚峰认为,产融之间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自在实业领域和金融领域的专业优势,是中非合作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通过产融结合,采取多种金融工具不断优化财务结构,是中非合作项目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性资金的作用,以市场化为原则,推动中非合作项目落地;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为中非合作项目保驾护航。
“融资创新的关键是理念的创新、服务的创新,根据项目所在国国情和不同项目的特点做出主动调整,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进出口银行主权客户部副总经理彭豪认为,在金融领域的创新,需要更多去倾听客户的声音,应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之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更好的金融产品,更新服务模式和理念。
喀麦隆经济、计划和领土整治部部长阿拉明·奥斯曼·梅伊认为,融资有一定的风险,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让本国资金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形成协同效应。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高质量基础设施
如何推动中非合作向高质量发展,中非嘉宾认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发建设符合项目所在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长期目标的可持续基础设施,是中非合作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然选择。
“非洲各国对基础设施需求非常大,不但需要我们按照适应非洲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标准去设计和建造,还要参与这些设施的运营,让它们都能持久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旭升说。
“我们邀请投资商来加纳帮助我们改善基础设施,尤其是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加纳工程与住房部部长塞缪尔·阿塔·阿基亚表示,城市化的进程需要大规模的住房改善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农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灌溉体系,希望中国能够安排更多长期的融资项目来帮助加纳发展水利、水电、公租房、廉租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彤宙认为,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要创新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地进行国际合作;同时,基础设施的投资发展要与所在国的工业化进程相适应,要关注民生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是企业走出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宏伟认为,本土化有利于中国企业与当地国家民心相通、互惠互利,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