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安:“三个结合”让国企“走出去”的步伐更深更实
“在‘一带一路’ 建设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的进程中,陕鼓正以先进的分布式能源技术、产品和方案积极参与,践行‘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用行动讲好中国国企故事。”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安在第四届丝博会西安国企之家经贸创新合作论坛上,畅谈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企担当。
5月13日,第四届丝博会西安国企之家经贸创新合作论坛在西安召开。本次论坛以“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融合发展共赢”为主题,深入展开交流研讨,为推进国有企业间资源共享,共建发展共同体,集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合创新发展建言献策。陕鼓集团董事长李宏安受邀参加本次论坛高端对话。
李宏安认为,在全球维度层面,“一带一路”建设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部分;在国家战略层面,国家“三去一降一补” 及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等政策要求,拓展海外市场空间已成为必然趋势;在企业层面,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企业转型,加大海外业务发展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国有企业是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更是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针对如何激发国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活力,李宏安认为,一是要把企业文化与“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相结合,陕鼓“为人类文明创造智慧绿色能源”的企业使命,契合“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二是要把企业战略目标与“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相结合,聚焦目标、聚焦市场;三是要把转型升级与“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相结合,在深化转型中,提升国有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内生力。他同时表示,国有企业还要紧抓海外布局,打造全球金融产业链、全球供应链体系及处于全球制高点的研发体系,夯实国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
据悉,陕鼓作为西安工业领域龙头企业,近年来,紧扣“追赶超越”目标要求,坚定大西安建设中的国企担当,通过深化战略转型,紧跟全球工业领域各流程节能环保新趋势,围绕以“专业化+一体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圆心,已实现设备、EPC、服务、运营和金融等五大业务的全面发展,夯实了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能力。2017年陕鼓销售额同比增长65.21%,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76.67%,均创历史新高;2018年销售额同比增长86.30%,其中: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111.38%,成为大西安经济发展和对外开发中一支充满活力的“国企力量”。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陕鼓勇担国企重任,近年来,在打造经济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实践中,加速国际化发展进程。2015年,陕鼓集团全资子公司陕鼓动力并购了捷克EKOL汽轮机公司,成为当年中国在捷克制造业领域的最大一笔投资。目前,陕鼓已拥有欧洲研发公司(德国)、陕鼓欧洲服务中心(捷克)、陕鼓印度服务中心、印尼工程代表处、香港公司、卢森堡公司等12家海外公司和服务机构,18个运营团队。陕鼓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印度、土耳其、美国、德国、巴西、俄罗斯、韩国、西班牙、泰国、越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化视角和发展实践,不仅让陕鼓获得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认可,也让陕鼓赢得了一系列的国际赞誉。陕鼓创新开发的“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BPRT、SHRT)应用技术”被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组织(IPEEC)评为国际“十佳节能技术和十佳节能实践”项目;首创的BPRT产品被评为2016年捷克布尔诺国际工业博览会“金牌产品”奖;创新研发的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等节能环保产品,已远销到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
李宏安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国有企业打开了新舞台,陕鼓作为“国企之家”成员将围绕“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融合发展共赢”目标,发挥作用,主动作为,携手奋进,在“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中让国企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走得更深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