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政商学界精英巴黎论道

发布日期:2025-07-01 09:31:34来源:欧洲时报作者:黄冠杰、靖树
6月30日,以“不确定时代:开放重塑增长”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欧洲论坛(巴黎)在巴黎工商会举行。

6月30日,以“不确定时代:开放重塑增长”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欧洲论坛(巴黎)在巴黎工商会举行。中欧政商学界代表围绕“中欧双方如何通过技术交流、投资合作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如何为产业增长注入确定性的动力”等议题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探寻方向。论坛认为,只有以开放拥抱机遇,用合作战胜挑战,才能一起谱写更加繁荣的新篇章。

本届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巴黎大区工商会联合主办。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中国驻法使馆公使陈栋,法国前外交部长韦德林(Hubert Vedrine),法国前卫生部长韦朗(Olivier Véran),巴黎大区工商会会长多米尼克·雷斯蒂诺(Dominique Restino),路威酩轩集团秘书长马克-安托万·雅梅(Marc-Antoine Jamet)等出席论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发表视频致辞。

陈栋公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呼唤中国与欧洲携手,共同应对变局,探索增长新路径,维护全球繁荣稳定。他指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50年来,双方逐步构建起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双方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至8000亿美元,双向投资从零增至2600亿美元。作为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法双边贸易额从建交时1亿美元增长至800亿美元;双向投资合计超过280亿美元。中法合作成果丰硕,双方受益良多。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如何把握新机遇,创造中欧、中法合作新的增长点,陈栋认为一是正确看待彼此发展,主动拥抱竞争合作新常态;二是激发创新合力,实现优势互补;三是深挖贸易潜力,便利双向投资。

他指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正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这也为法国优质农食产品、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空间。建议法国企业追踪中国消费新趋势,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等手段,更快、更全面、更直接地面向中国消费者。同时,我们也鼓励各自企业到对方国家投资兴业,希望法方提供更加公平、公正、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当前,法国大量中小企业对中国市场感兴趣,但又不了解中国,我们愿与法方机构加强协作,帮助法国中小企业迈出对华投资第一步。

他表示,今年是中欧关系的“大年”,中欧之间有很多重要积极议程。期待双方以此为契机,推动各项积极议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我们双方还要扩大相互开放,妥处经贸分歧,共同开创中欧合作共赢的下一个50年。希望法国继续在欧盟内部发挥积极作用,以务实行动铺路架桥,以中法合作助力中欧关系蓬勃发展。

拉法兰在主旨演讲时表示,世界进入动荡不安的时代,而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中国是和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从未对外挑起战争,只有被动捍卫自己的权益。因此,中国是值得信赖的和平的合作伙伴,希望双方彼此尊重,携手合作,共赴美好未来。

韦德林指出,法中有坚固的友谊,也存在着分歧。分歧不可怕,主要是能够彼此尊重,用友谊来弥合分歧。

法中合作过去有很好的范例,也有显著成果,我们要总结经验,面向未来,共同迎接挑战。

论坛上,韦朗前部长等嘉宾围绕“中法大健康产业开放机遇”,雅梅秘书长等嘉宾围绕“中法大消费市场的增长驱动”等议题展开圆桌讨论。大家认为,在全球面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经济深刻变革、可持续需求增长、供应链格局重构等多重不确定性挑战的背景下,企业需在新价值链崛起的趋势下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模式。中法两国作为东西方文明对话的典范,要以“开放”为锚点,深化战略协同,探索重塑增长的核心。中国和欧洲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可为当前不确定性的时代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由中国政府和欧盟联合于1994年创建的商学院。“欧洲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2年创办,已在欧洲7个国家举办30场,并连续第十年在巴黎举办。200多位全球政商学界嘉宾受邀发表演讲,8000多位海内外企业嘉宾参与,有力推动了中国与欧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