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税区经济发展“加速度”
记者日前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了解到,自今年5月项目施工以来,开发主体天保基建抢时间、抢工期,一直坚持高强度建设天津港综合保税区空港区域综合提升项目。开工短短60天,现场施工准备工作已完成,临时水电已全部开通,桩机设备已全部调试完毕,工程桩开始场外加工。预计保税研发中心将于9月底完成全部桩基施工,确保年底主体施工至二层以上。
据了解,天津港综合保税区空港区域综合提升开发项目是天津港保税区根据滨海新区对保税区主导产业要求,结合自贸+保税研发政策,谋划和升级特色产业体系的又一重大项目。该项目聚焦生命科学、智能装备等高科技产业,规划形成“四基地五中心”九大功能布局,结合自贸+保税研发政策,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产与研发产业,借助保税研发中心项目落地,通过“十四五”期间建设,打造多产业主题园区,形成从科研、孵化、加速到产业的循环经济圈。项目建成后将赋能区域打造保税研发、保税维修检测、再制造及服务外包为主的新兴保税产业,促进保税区和自贸区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天津港保税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求进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为全市和新区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工业增加值增长8.1%,拉动GDP增速2.2个百分点。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增加值分别增长49.9%、82.1%、19.1%。第三产业限上商品销售额、限上社会零售额、限上住餐营业额分别增长12.7%、21.1%、53.8%。民营工业产值、商品销售额、服务业收入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上半年,天津港保税区新增国家小巨人企业2家,新获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6家、专精特新种子企业13家、专精特新各梯度优质中小企业74家。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市级绿色工厂10家,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有力。
今年上半年,天津港保税区深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聚焦“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同期,引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181个。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中船重工全国民用船舶生产基地、中海油环渤海新能源总部基地等一批国家重点实体项目成功落地。工业投资增长16.6%,制造业投资增长22.3%,高技术投资增长50.1%,产业项目占比达到68.6%,较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天津港保税区和天津港综合保税区完成整合验收,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临港新材料产业园获市级认定,高质量发展后劲充足有力。
天津港保税区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各项改革创新措施落地见效,使自贸红利得以加速释放。上半年,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持续拓宽,离岸贸易“天津模式”等自贸政策创新持续扩面,中翼航材、美卓奥图泰等企业顺利开展相关业务,合计结算额约2000万美元。进口汽车转口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平行车标准符合性整改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区内平行车试点累计达37家,占全市74%。
科技型企业是区域发展的源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决定区域发展速度。为此,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创新源头—创新转化—创新服务—创新加速度”全流程服务链条,大力推行创新积分制,精准扶持科技企业。区内各类研发平台累计达到159家,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3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家,在天津市各区域中排名第一。此外,天津港保税区还深化“揭榜挂帅”机制,充分发挥数字化成果交易平台、概念验证服务平台作用,整理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100余项,科技成果库初步形成。持续培育创新主体,“雏鹰—瞪羚—领军”企业新入库263家,国家科小新入库508家。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上半年,天津港保税区开启营商环境4.0版新阶段,推出48项任务举措。健全“一企一策”服务体系,推出第二批营商环境专员21名,提供全流程“专家+管家”服务,为企业协调解决落地、建设、投产、运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最简告知承诺制实施领域再次扩容,已覆盖环评、户外广告、出版物零售等13个行业25个类别,累计办理事项480件。与此同时,天津港保税区还推动“一件事”改革扩面,覆盖18个事项,累计办理2316件。深化“综合一窗”改革,5个事项纳入第二批“证照联办”事项清单,市场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