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第二家!又一“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落地四川

发布日期:2020-09-30 10:02:43来源:四川在线作者:徐莉莎
根据科技部本月发布的第二批19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名单,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名列其中,成为我省第二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9月29日,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获悉,根据科技部本月发布的第二批19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名单,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名列其中,成为我省第二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该联合实验室是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在中新政府支持下联合共建的猕猴桃国际化创新平台,由两国领导人共同揭牌。2018年5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在天府新区建成,汇聚了来自新西兰、意大利、法国和国内的顶尖猕猴桃研究专家和技术人才,深入开展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生物防控等技术研究。

科技创新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共建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是“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重要模式。

根据2017年相关部署,中国启动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计划在5年内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

2019年6月,科技部公布首批1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功入围。该实验室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为中方依托单位,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和推动绿色“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目标,与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开展合作研究、技术示范、政策咨询、学术交流,共享先进理念和技术。

两方合作的主题,主要是围绕着九寨沟和克罗地亚的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的生态保育。两者同为‘世界遗产’,且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也是钙化湖泊,与九寨沟景观相似。据了解,克罗地亚方面还曾参与九寨沟在恢复重建方面的工作,包括九寨沟水色形成的机制和因素,以及生态学相关的研究等。

根据近日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实施意见》,我省将支持在川高校院所、企业等与国(境)外高校等建立合作机制,共建国际联合研发中心,促进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同时,建设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推动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