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正式签署柔新经济特区协定 四大方面互惠合作
在新马建交60周年之际,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已正式签署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协定,就四大方面展开互惠合作,借助彼此优势,争取更多国际投资,目标是在10年内推动和促进累计100个项目,创造2万个就业机会。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和马来西亚经济部长拉菲兹1月6日在吉隆坡签署柔新经济特区协定,并于1月7日召开的第11届新马领导人非正式峰会上,在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和马来西亚首相安华的见证下,交换协定。该协定还须核准,两国争取在今年第三季前完成。根据协定,经济特区范围涵盖依斯干达特区和边佳兰(Pengerang)。
投资者应关注柔新经济特区互补性黄循财在见证协定交换仪式后,与安华在布城首相署举办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希望投资者关注柔佛和新加坡之间的互补性,关注整个生态系统,不是柔佛或新加坡本身,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生态系统。该经济特区更大的潜力不仅仅在于新加坡企业前往柔佛,而在于双方携手合作,在全球范围吸引新投资项目。新马双方携手合作,联合推广柔新经济特区作为投资目的地,为各自的国家吸引更多全球投资,扩大经济蛋糕,为两国人民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安华表示,应以“独特”来形容柔新经济特区,有两个国家愿意一起合作,促进彼此的发展和投资,这很罕见。
首五年推动和促进50个项目新马将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努力,通过四大方面,包括加强经济合作、促进人员和货物的跨境流动、提高经商的便利性,以及支持经济特区的人才发展,以更好地争取国际投资。
一、在经济合作方面,协定鼓励和促进来自第三国和新加坡的企业拓展至经济特区,投资包括制造业、物流、食品安全、旅游、能源、数码经济、绿色经济、金融服务、商业服务、教育及医疗保健11个领域。
两国争取在首五年推动和促进50个项目扩展,10年内推动和促进累计100个项目的扩展,创造2万个就业机会。
二、在促进人员和货物流通方面,两国将分阶段提高通关人流、实施自动通关通道和无纸化货物通关。
新马也将加强两国的交通连接、探讨如何鼓励更多商用车辆使用第二通道,以及按两国要求和法规,探讨数据共享的可能性,让货物通关更加便利。
三、在人才发展方面,为吸引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到经济特区工作,两国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
四、在提高经商的便利性方面,马来西亚也将成立一站式投资协调中心,提高在经济特区经商的便利性。两国将继续探讨新的合作领域和适合的措施。其中包括在符合两国法律、法规和要求的前提下,加强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马来西亚还将为经济特区提供一篮子税务奖励措施,包括对高增长和高增值领域进行新投资的公司,实行特别公司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