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政策“组合拳”为市场主体减负

发布日期:2022-11-22 13:16:56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周东洋
从年初出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到5月份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到批发和零售业等7个行业,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到8月份以来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续缓缴部分税费、支持企业创新阶段性减税等税费支持政策,再到11月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措施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扎实推进,为市场主体减负担、增活力、添信心,推动我国经济恢复向好。

从年初出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到5月份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到批发和零售业等7个行业,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到8月份以来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续缓缴部分税费、支持企业创新阶段性减税等税费支持政策,再到11月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措施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扎实推进,为市场主体减负担、增活力、添信心,推动我国经济恢复向好。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及时果断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续缓缴税费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宏观政策既有力有效,又合理适度。”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截至11月10日,全国税务系统合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7万亿元。其中: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达2309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5倍;新增减税降费7896亿元;累计办理缓税缓费6797亿元。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研究员朱煜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是市场指挥经济的补充手段,同时也是在为市场主体制造一个政策环境的可预期性。这些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有助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王道树表示,全国工商联近日组织的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论显示,企业对税费支持政策的落实满意度位居前列,税费缴纳便利度连续3年成为政务环境评价中满意度最高的事项。各项税费支持政策积极作用不断显现: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助力了经济回稳向上,增强了企业发展动能。

税务部门监测的全国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了5.3%,其中装备制造业下降9.6%,帮助广大市场主体爬坡过坎、纾困解难。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随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迅速落地,二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扭转了前期下滑局面,三季度以来同比增长3.4%,呈现回稳向好势头。1月1日—11月10日,全国企业采购设备投资同比增长4.9%,比上半年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采购设备投资同比增长9.8%,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聚焦小微和制造企业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留抵退税合计已达23097亿元。分行业看,制造业退税6176亿元,占比26.7%,是受益最明显的行业。分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今年以来,已获得留抵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户数占比93.1%,共享受退税9178亿元,金额占比39.7%。

相关专家表示,小微企业和制造业量大面广,支撑的就业人口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今年留抵退税政策精准锚定这些类型的企业和相关行业,既稳定了宏观经济大盘,又抓住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在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背景下保住市场主体,不少市场主体将获得的现金流用于购置原材料、增加研发投入等。

连云港市兴安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中小企业,主要生产秸杆粉碎还田机、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等产品。“对增值税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我们的现金流就更充足了!有了政策的扶持,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发展得更好。”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建秋表示。河南太行全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师建国表示,今年以来,增值税留抵退税、税费缓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产生的1055万元税费红利,助力企业项目建设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记者了解到,为加大制造业纾困力度,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对制造业新增增值税留抵税额即申即退,到账平均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10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深入落实制造业增量留抵税额即申即退,支持企业纾困和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负责人吴晓强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国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到账平均时间均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提速近80%。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积极研究优化完善制造业留抵退税制度,更好支持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朱煜表示,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国还要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特别是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要更加科学精准,有针对性地扶持市场主体,从量和结构等方面优化减税降费。在他看来,未来,优惠政策可能还会向中小企业倾斜。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