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在欧洲,法国人对廉价商品的印象最差
【欧洲时报2月17日编译】根据法国巴黎银行旗下研究所Observatoire Cetelem的说法,虽然法国人消费越来越多的廉价商品,然而,在欧洲,他们针对实施廉价策略的品牌最为挑剔,至于这些品牌“大火”,根据他们是说法,主要与其购买力下降有关。
法国BFMTV电视台报道,法国人对待廉价商品的态度很矛盾。虽然法国消费者喜欢前往包括Lidl或Aldi等廉价饰品超市采购,越来越多的法国人乘坐廉价航空公司Easyjet或Ryanair出行,在廉价服装连锁店Primark购买衣服,在廉价儿童用品连锁超市Action购物或在家居用品连锁店Brico Dépôt采购,但是,他们似乎并非是乐意去这样做。
这是Observatoire Cetelem在15个欧洲国家开展的一项名为“适合每个人的廉价商品”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在欧洲,法国人对廉价商品的印象最差。他们对这些商品和服务给出的平均分是5.9/10,在小组中分数最低(排在奥地利人之后)。相比之下,德国人的评分为6.2/10,英国人为6.5,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为6.8,意大利人和瑞典人为6.9,而欧洲的平均分值为6.5。对廉价商品印象差似乎与消费者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与报酬、就业或环境问题有关。
“当深入研究与廉价商品相关的价值观时,就会发现法国消费者的观点很矛盾,”研究指出。“58%的消费者认为廉价商品企业尊重人权,42%则认为并不是这样。有55%的人认为它们符合他们的伦理道德观,而剩下的45%则认为情况相反。”
一种危机消费
在法国,针对有关廉价商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的看法也比较差。48%的消费者认为,虽然价格便宜,但质量差,而在这一点上,欧洲的平均水平仅为43%。相比其他国家,在法国,倾向购买廉价商品的消费者比例较低,只有41%,而欧洲的平均水平是54%。令人意外的是,低收入人群(42%经常消费廉价商品)的购买频率并未远大于高收入人群(40%)。
根据研究结果,只有37%的法国人希望未来消费更多的廉价商品,而欧洲平均水平为43%。
对于很大一部分法国人来说,消费廉价商品是与购买力下降相关的一种危机消费,很少被他们看重。从该行业品牌传播来看,也并未强调商品廉价。例如,十多年来,Lidl和Aldi一直拒绝以“廉价”作为招牌。前者更喜欢用其口号来传达质量:“好东西的真实价格”;而后者则以“新消费者场所”来打现代牌。
“在法国,廉价商品市场受到价格便宜即质量差的观念所拖累,限制了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报告总结道。“如果在消费群体中形成购买廉价商品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那么,他们在获得一定的满意度后就会在未来增加此类消费。”
尽管如此,他们认为廉价市场将在预算紧张和追求性价比的需求不断增长的综合影响下继续发展。54%的法国人认为廉价商品市场会继续增长,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遇到资金困难,这比欧洲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