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保护人类瑰宝,全球文化遗产的“智能守护者”上线

发布日期:2025-02-15 05:33:36来源:欧洲时报作者:李璟桐编译
一项名为HeritageWatch.AI的创新计划在巴黎正式启动,旨在通过结合卫星图像、3D建模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全球文化遗产提供实时保护数据。

【欧洲时报2月14日编译报道】一项名为HeritageWatch.AI的创新计划在巴黎正式启动,旨在通过结合卫星图像、3D建模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全球文化遗产提供实时保护数据。这项由法国文化部在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宣布的倡议,标志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迈入了新时代。

四方通力合作,共守文化遗产

欧洲新闻台(Euronews)报道,HeritageWatch.AI是由4个重要机构联合发起的合作项目,包括政府间文化遗产保护组织ALIPH(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联盟)、3D建模专家Iconem、科技巨头微软以及卫星图像提供商Planet Labs PBC。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高科技手段,为文化遗产管理者提供实时、可操作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在危机时期更好地保护重要的文化遗址。

具体而言,Planet Labs提供的200颗卫星能捕捉高分辨率的地球表面图像,而Iconem则利用这些图像创建复杂遗产地的3D模型。微软AI for Good实验室则负责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最终生成可供决策者使用的报告。ALIPH将利用这些数据扩展其对文化遗产组织的支持力,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

自2017年成立以来,ALIPH已经向41个国家的500多个项目提供了超过1亿美元(译者注:1美元≈0.9555欧元)的资金支持。例如,在2020年贝鲁特港口爆炸后,ALIPH向苏尔索克博物馆拨款50万美元用于保护;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ALIPH迅速采取行动,协助乌克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保护其珍贵藏品。

三大优先任务,应对多重威胁

报道称,HeritageWatch.AI的核心任务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绘制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地图,预测它们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包括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的发生概率及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其次,评估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或冲突对文化遗产的实际损害。最后,打击非法贩卖文化财产的行为,识别盗掘活动,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

此外,HeritageWatch.AI还计划监测撒哈拉以南地区沙漠化对土质结构的渐进影响,并评估海平面上升对沿海遗产的威胁。这些工作将使文化遗产保护从被动反应转向主动预测,从而更有效地实施预防性措施。

在传统保护方式中,获取及时准确的数据一直是一个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雷·埃卢恩多·阿索莫(Lazare Eloundo Assomo)在项目启动仪式上指出:“通常在灾难发生时,我们很难及时获取受影响地点的数据。”而HeritageWatch.AI的推出,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通过整合先进的技术和实时数据,该平台将为决策者提供更快、更全面的信息支持。

百万资金到位,期待技术突破

HeritageWatch.AI的启动得到了多家机构的资金支持。微软承诺在未来四年投入100万美元,并提供价值75万美元的技术服务。ALIPH则贡献了25万美元作为初始资金。这些资金将用于开发和完善平台功能,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HeritageWatch.AI的出现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次重大进步。通过预测潜在风险并提前采取措施,它将帮助各国更好地守护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让它们得以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