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安会闭幕 中美高层“气球事件”后首次接触引关注

发布日期:2023-02-20 08:47:10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外交和安全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2月17日至19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今年规模超过往年。俄乌冲突、和中美关系成会议的焦点问题。

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外交和安全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2月17日至19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邀请了40位各国领导人和近100位国防和外交部长出席,规模超过往年。俄乌冲突、中美关系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问题。

马克龙:欧洲持久和平不可能不考虑俄罗斯

法国总统马克龙2月17日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布讲话,他呼吁欧盟成员国加大对乌克兰的国防及经济援助,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的入侵。他指出,欧洲的持久和平不可能不考虑俄罗斯。

路透社消息,马克龙在为期三天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的首日发言表示,我们必须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援,以帮助乌克兰人民和军队的抵抗行动。马克龙称,只有乌克兰成功发起反攻,才能按照乌克兰人的愿望展开有效的谈判。

马克龙向与会各国领导人发表讲话说,“现在并不是与”选择战争的“俄罗斯进行对话的时候”俄罗斯仍然在执行其“殖民”和“帝国”(扩张)的计划。我们已准备好应对旷日持久的冲突,虽然这并非我们的选择。

马克龙认为,不能让俄罗斯赢,因为不能让“非法使用武力”成为家常便饭,否则将威胁到所有欧洲的安全和更广泛的全球稳定。他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灾难性影响”负有全部责任。

不过,马克龙重申了俄罗斯对欧洲安全的重要性指出:“考虑欧洲的安全,俄罗斯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他说,“只有我们懂得以清醒的方式,而不是以纵容讨好的方式来处理俄罗斯问题,我们的欧洲大陆才会有持久和彻底的和平”。

“击垮俄罗斯”从不是法国立场

另据法媒《星期日报》报道,马克龙接受采访时表示,法国希望击败俄罗斯,但从来没有且将来也不会主张要“击垮俄罗斯”。

马克龙表示,“我不像有些人那样认为,‘我们必须以彻底击垮俄罗斯为目标’,在其(俄)领土上攻击俄罗斯。这些人希望,最重要目标是要击垮俄罗斯。这从来都不是法国的立场,将来也不会是我们的立场”。报道称,马克龙认为,上述观察人士似乎主要是东欧的那些较为强硬的人,他们曾在2022年5月严厉批评马克龙发表的不应“侮辱”俄罗斯的相关言论。

塔斯社报道称,马克龙采访中指出的“这些人”是“欧盟和北约”,他们并不会欣赏马克龙的观点。

路透社注意到,马克龙发表这番言论的大背景是,因为其在俄乌冲突上的观点,巴黎被认为是所谓西方同盟中薄弱的一环。

同样报道此事的俄罗斯塔斯社提到,马克龙还表示,他反对延长对抗,并认为有可能出现“无止境的冲突,而冲突的主要输家将是欧洲人”。马克龙重申,需要寻求继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谈判。

法德就欧洲空中防御问题重启辩论

会上,德国总理朔尔茨也敦促盟友军援乌克兰坦克,并做好长期战争准备。

路透社报道,朔尔茨表示,一年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动战争,结果乌克兰和欧盟比过去都团结,北约还即将增加2名会员,事态发展显然不符合普京的预期。

朔尔茨敦促有能力交付坦克给乌克兰的国家加入德国的行列,付诸行动,德国愿在训练、补给、后勤方面给予协助。

他指出,只有继续军援乌克兰,战争才能及早结束,“普京越早觉悟他的”帝国“目标达不到,战争结束和俄罗斯撤军的机会就越大”。

朔尔茨重申,德国国防支出将持续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

朔尔茨呼吁欧洲各国在军事和战略上步伐一致,齐心打造强大和具有竞争力的国防工业,使欧洲有能力解决周边发生的冲突。

同日,泽连斯基在开幕仪式上透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表演说。他形容乌克兰战争是一场大卫对巨人歌利亚的自由斗争,并指俄罗斯正在制造破坏,更策划扼杀乌克兰邻国摩尔多瓦,西方国家领导人却在这个关键时候拖泥带水。泽连斯基说,决心从来不是抽象的事情,他形容大卫不是透过谈判的力量取胜,而是透过行动的力量。泽连斯基指拖延永远是错误,歌利亚落败世界才会安全。

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不会是普京野心的最后一站,对方将继续行动,他呼吁盟国加快运送武器,协助乌克兰击败俄罗斯。泽连斯基警告与会的全球领导人,犹豫不决及拖延将威胁他们国家自身的安全。

法新社报道,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之前,马克龙宣布汇集不同的国家特别是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召开“欧洲空中防御大会”。马克龙和朔尔茨17日在慕尼黑将欧洲的空中防御问题重新摆到了桌面上。

马克龙指出,大会将“从工业角度谈论这个问题成为可能”,所有欧洲工业家参与这一大会,将能够提供解决的方案。另外,这一大会的召开也使得“可以从战略角度,通过包括核威慑”来谈论这个问题。

在此之前不久朔尔茨也重新提说了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柏林将给自己装备反导弹和防空盾牌。

德国总理说,“在欧洲能力的联合发展方面,我们正在取得进展。”德国发起的旨在加强北约框架内欧洲空中防御的“欧洲天盾”倡议就是证明。

法新社表示,随着乌克兰战争的爆发,空中防御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自乌克兰冲突开始以来,俄罗斯空军从来没有能够控制乌克兰的天空。法国议会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表示,“乌克兰军队遏制和阻止俄罗斯空中优势的能力是战争头几个月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冲突的后续情况”。

然而,莫斯科在秋季成功扭转了战争态势,用伊朗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敌人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基辅也从未停止向西方索要地对空防御武器。

中方将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18日,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表题为《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主旨讲话。

中新社报道,王毅说,人类与新冠病毒长达三年的抗争,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的,我们都是地球村成员,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绝不能重走阵营对立、分裂对抗的老路,绝不能陷入零和博弈、战争冲突的陷阱。

王毅表示,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更是时代前进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了世界更安全,我们都要坚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端,都要回归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要重视发展的关键作用。

王毅强调,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是中国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思考中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将坚定地团结更多国家一道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的和平就多一分希望;各国共同致力于和平发展,人类的未来就能充满光明。

王毅还就乌克兰问题、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回答了提问。

王毅宣布,中方将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中国将继续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王毅表示,中方还将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为解决当今安全困境提出更可行的举措。

晤欧洲多国外长 王毅:中国愿全面重启同欧洲往来

王毅还会见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与国防部长马丁、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奥地利外长沙伦贝格。

中新社报道,王毅会见博雷利时表示,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共识远大于分歧。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二十周年,双方应坚持伙伴关系定位,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珍惜合作成果,开辟更加美好的下一个二十年。中国已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阶段,愿全面重启同欧洲和世界的往来。双方可积极筹备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充分用好各领域高层对话机制,推动双方交流尽快恢复至疫前水平。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应保持开放合作,拒绝脱钩断链,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希望欧盟和成员国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好中欧关系的政治基础。

博雷利表示,欧方一直以成熟坦诚的态度推动欧中关系发展。欧盟坚定不移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将把这一原则落实到欧中政治关系之中。欧盟希望同中方加强高层交往,推进各领域合作,这有利于欧洲和中国,也有利于世界。欧方愿同中方共同筹备好下次欧中领导人会晤,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克莱弗利表示,英方希望加强同中方互利合作,赞赏中国成功实现数亿人摆脱贫困,认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符合各方利益。中国是有影响力的大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关键作用,英方愿同中方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

马丁说,爱方欢迎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期待同中方加强各层级交往,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更大发展。爱方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胡克斯特拉表示,期待同中方密切交往,扩大合作。荷兰愿继续成为中国可靠和稳定的合作伙伴。

沙伦贝格表示,奥方愿以开放的态度同中国开展合作,反对脱钩,坚定支持全球化。

专家:美国急探中国立场

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18日在慕安会期间进行“非正式接触”。这是自本月早些时候发生无人飞艇事件以来,中美紧张局势升级之后,两国之间最高级别的首次“接触”。

香港中通社报道,对此,中国国际问题学者认为,对话是好事,中国有必要大胆指出美国借气球事件渲染“中国威胁”的战略恶意。而美方急着约中方见面,反映出其急切地想知道北京在俄乌局势中的立场。

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称,王毅表明了中方在所谓飞艇事件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改弦更张,正视并解决滥用武力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

外界舆论称,无人飞艇事件之后,中美外交层之间的互动,遇到了短期内难以消除的障碍。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中美关系正在螺旋式下降,两国高层接触有其积极的一面。“对话是好事,借此各方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关切。”美国炒作气球事件,借此取消了布林肯访华行程。美国把很普通的问题政治化,伤害了中美关系,中国官方有必要把美方这些错误指出来。

金灿荣认为,当前,美国正策划并推动对华新冷战。美方炒作飞艇事件正是美国这一战略性需求的例证。

“新冷战需要什么?需要民众的配合。”金灿荣分析,现在美国两党一致把中国当作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提出全方位压制中国。可是,目前美国民众还不是很关心。因此,美国高层借飞艇事件炒作,渲染“中国威胁”,想引发美国民众的恐慌,从而达到美国政客制造新冷战的战略目的。

金灿荣表示,当前,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目标很明确,都要在对华态度上展示出比对方更强硬的那一面。可以说,美国对华的新冷战战略,不仅严重恶化了中美关系的气氛,还加剧了美国国内两党之间的恶斗。

金灿荣认为,“中方的关切点已经表达得很明确。”对于中国而言,要避免中美新冷战,中国必须发声,批评美国政客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把安全概念普遍化,把美国国内政治凌驾于国际政治之上。

俄乌冲突接近一年,本次慕尼黑安全会议聚焦俄乌局势。西方也正密切关注北京的反应。金灿荣表示,王毅是“应美方请求”与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反映出美方急着与中方见面,直接原因还是俄乌冲突。

根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行程,王毅即将在本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之后访问莫斯科。金灿荣说,现在的俄乌冲突可以被视作“俄北(约)冲突”,当前陷入僵局。在这种局势下,中国成为一个重要变量。如果中国明确立场,站在俄罗斯这边,整个局势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布林肯着急约王毅见面的一个大背景,说明美方当前急切地想知道北京在俄乌局势中的立场。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