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辩: 全球价值链即是最优解
“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全球知名物流企业DHL日前发布的行业观察中强调指出,国际物流是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运转的保障,在世界经济的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经贸高度融合的今天,现代经济已无法自给自足,而是通过投资、交流和分工协作等方式相互联系,且生产流程往往跨越多个企业和国家。这种全球化经济是价值链国际化的产物,而全球经济秩序中贸易壁垒的消除、技术进步和自由投资则使这一发展成为可能。
在理想情况下,全球价值链能够以优化的方式利用各地优势,提高生产和销售效率,从而促进繁荣。如果没有全球化价值创造,发达经济体很难实现和维系繁荣,推动新兴市场实现繁荣也很困难。对许多产品来说,全球价值创造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维护全球化和夯实全球连通性网络至关重要。但在当前贸易形势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全球贸易增速将大幅放缓。
近年来,有很多关于逆全球化的声音和主张,但对全球价值链的破坏并不能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相反,以公平、富有社会责任且环保可持续的方式设计搭建全球价值链,可以让所有参与者受益。国际物流是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运转的保障,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现代终端产品都需要大量零部件并经历众多生产加工步骤。这些零部件在不同地点和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被采购、制造和组装,最终成品则通过全球供应网络进行分销。所有这些相互联系的总和构成了复杂且动态的组织系统,即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是全球价值创造过程的结构和组织,整合了价值创造所涉及的所有过程步骤。一个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经历的不同阶段通常包括概念和设计、采购用于消耗或进一步加工的原材料、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生命周期各阶段(生产原料、中间产物等)之间的运输和储存、市场营销和销售、向消费者交付成品(实体贸易或线上商务)、售后服务、回收或处理等。开发设计、开采加工、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和服务、回收利用以及存储和运输物流等涉及的全球资源,共同构成了一个高度复杂的价值创造网络。
几十年来,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结构转型,将新兴经济体的数百万人纳入了工业价值链。这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强,而且全球化须以人人平等受益的方式进行发展。
这可能意味着新兴经济体不再仅限于出口原材料,而是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举一个简单例子,全球交易的可可一半以上来自西非。然而,非洲国家通常只是作为原材料供应商参与到巧克力生产的价值链中,而将原材料加工成高品质的糖果往往会带来更高的价值增值。这意味着,如果可可生产地区出口的是最终产品,即巧克力,而不是原材料可可,那么原产国将创造更多价值,而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出现。
虽然这会给老牌供应商带来竞争,但也会通过创造更多价值提高全球南方对全球化的接受程度。非洲采矿业、东南亚纺织业、南美洲种植园等所获得的公平机会也有助于此。全球化的最优形式是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其中并且获益。
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最大挑战之一,影响着所有人。全球化推动了商品流通,但在此过程中,环境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同等重要。人们需要确保不断增长的国际商品流通不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