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虽承重压,韩国制造业勉力维稳
2025年以来,韩国经济较为疲软。韩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按照剔除年末消费影响的季节性调整数据,2025年1月,韩国全部产业的产出环比下降了2.7%。其中,只有公共部门的产出增加了2.2%,其余产业领域都出现了下降。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环比分别下降了2.4%、4.3%和0.8%。以2020年的基数为100%,2025年1月韩国全部产业的产出为111.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
制造业总体保持稳定,市场信心稳定。1月的造船指数分别比前月和去年同期下降了6.2%和7.4%,只有98.8%,低于2020年的水平。在全球造船市场持续演化的大背景下,韩国在造船领域的产量基本保持稳定。1月的制造业库存指数也分别比前月和去年同期减少0.3和1.8个百分点,仍保持在108.8%,说明韩国制造业对经济发展依旧有信心。1月的制造业产能指数为102.8%,比前月下降了0.9个百分点,基本保持了稳定。1月的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3.8%,比前月提高了0.5个百分点,也高于前两年的72.1%和72.7%的全年水平。产能利用率提高说明韩国制造业的供需关系有向着利好供应端的方向改善的态势。
服务业基本保持稳定,通货膨胀压力不大。韩国1月的零售指数比前月下降了0.6%,降幅明显低于制造业。韩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基本保持稳定。2月,韩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116.08,比前月略高0.3%。其中,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涨幅达到1.1%,而住房、自来水和电力的价格涨幅也相对较高,分别为0.5、0.4和0.5个百分点,娱乐和文化服务价格下降了0.7%,成为2月韩国物价同比唯一下降的大类。2月韩国的CPI指数比去年同期仅高2.0%,说明这一年来韩国的物价保持了基本稳定,为消费创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
投资领域市场表现不够积极,政府大力促复苏。韩国1月的设备投资指数比前月下降了14.2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年末出现的大幅上升态势。但是,与去年1月的指数相比只略降了3.1%,说明即便剔除季节因素,韩国从去年11月至今也出现了明显的投资意愿下降。受此影响,1月的韩国国内机械装船指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2个百分点,这一降幅抵消了去年1月时同比增长11.1%的升幅。1月的这一指数只有82.6%,比2020年的基期下降将近两成。不过,机械行业的市场需求似乎已经接近底部。1月,韩国国内机械订单货值指数同比增长了38.1%,公共部门的需求增幅高达93%,说明韩国政府在促进机械市场复苏方面采取了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建筑市场依旧不景气。1月,韩国的建筑业完成营业额,按照不变价格计算比前月减少了4.3%,比去年同期降幅更是超过四分之一(27.3%)。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低迷、国际市场的关联影响,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使得韩国房地产市场承受较大压力。1月,韩国建筑业的新订单合同额同比下降了超过四分之一(25.1%),对今年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形成了较大压力。
韩国本土经济体量不大,重视发展国际贸易,在推动自由贸易协定上较为积极。韩国通过建立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获得了较强的发展动力。但是,在全球贸易面临压力、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环境下,韩国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的更大不确定性的冲击。2025年,在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后,全球贸易面临的冲击明显。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韩国就在美国的“232钢铝关税”下被迫重新谈判美韩自贸协定并作出更大让步。为了应对2025年全球贸易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韩国政府采取战略举措,以提振出口行业并确保供应链稳定。韩国政府宣布大幅增加对出口商的融资支持,通过国有银行和机构为2025年拨出创纪录的360万亿韩元的政策融资。韩国出台的这项举措旨在缓解潜在贸易不确定性的影响,尤其是美国贸易政策不断变化,同时促进关键行业的增长和效率的提升。半导体和可充电电池等行业可能面临挑战,但扩大支持范围可确保韩国的行业保持适应性和弹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