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韩国的熟练工引进制度

发布日期:2023-08-07 16:21:05来源:“走出去”导航网作者:孙正民
该制度自2018年正式实施以来,社会各方面普遍反映较好,韩国法务部不断追加引进名额。就业签证评分制度的推行将为韩国建立阶梯型的定居就业制度积累经验,为解决韩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探索了新的道路。

为缓解韩国企业面临的用工荒,2023年韩国政府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雇佣许可制(E-9)计划引进11万名非熟练工;另一方面将外国熟练工(E-7-4)的引进配额扩大到3万人,并放宽了申请条件。

2023年6月28日,韩国法务部部长韩东勋在总统尹锡悦主持的2023年度国家财政战略会议上表示:“遵照总统指示,今年将把引进外国熟练技术工人的配额扩大至3万人以上”。

韩国引进熟练工制度早在2017年8月就开始试行,当年配额仅为300人;2018年正式实行时,配额扩大到了400人;2019年达到900名;2020年增加到1000人。如今扩大到3万人,将是2020年的30倍。

法务部还表示,今年将根据产业界的要求,积极改善外国熟练工引进制度,让更多的企业、更方便地使用外国熟练工。主要改善措施包括:

一、对“熟练工在韩工作年限”的要求从原来的五年缩短至四年,降低了申请门槛。大部分通过雇佣许可制引进的一般外籍劳工,三年合同期满再延期一年后,就有资格申请熟练工就业签证再返回韩国。

二、选拔人数大幅增加。2023年原定的5000个熟练工引进名额已在7月份全部用完,下半年将新增3000个名额。今年全年将引进熟练工8000名。

三、为了吸引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的专门人才,韩国法务部还决定实施外籍人才入境居留援助制度,积极推进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移民政策。

众所周知,一般雇佣许可制是通过韩国语考试和技能测试来选拔非熟练工的。外国熟练工的引进则是通过就业评分的办法决定就业签证的发放。

外国熟练工就业签证E-7-4属于专门技术类(E-7),其申请条件如下:

1、年龄在39岁以下;

2、最近10年内,持一般雇佣许可制就业签证(E-9)、近海船员就业签证(E-10)、或访问就业签证(H-2),在韩国工作满四年以上;

3、按照熟练工就业签证评分办法,总分超过70分的;或者总分在50分以上,但产业贡献值中的技能熟练度评分超过10分的。

凡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者,可以向所在国的韩国领事馆申请熟练工就业签证。韩国驻外领事馆根据当年的引进名额,按照申请者评分的高低顺序发放就业签证。

熟练工就业签证评分制度是韩国移民评分制度的组成部分。就业签证评分制的总分为180分。其中,必须项80分;选择项100分。减分项最多扣100分。

一、必须项

必须项为80分,包括:产业贡献值20分;未来贡献值60分。

1、产业贡献值

产业贡献值主要通过年收入、技能证书和技能检查来评定,最高不得超过20分。

(1) 年收入

在韩国工作期间,最近两年合计收入达到3300万韩元以上的,得20分;合计收入在3000万韩元以上的,得15分;合计收入达到2600万韩元以上的,得10分。

按照现在韩国最低月工资202万韩元计算,两年最低工资收入为4848万韩元,轻易就会得到20分。

(2) 技能熟练度

申请者获得韩国技师证书的,得20分;获得韩国产业技师证书的,得15分;获得韩国技能师证书的,得10分。虽没有取得证书,但通过韩国技能检查的,也可以获得10分。

2、未来贡献值

未来贡献值主要通过学历、年龄、韩国语能力来评价,每项各占20分,最高不得超过60分。具体标准如下:


二、选择项

选择项共100分,包括在韩资产、在韩工作经历、在韩职业教育或研修经历等。

1、在韩资产

在韩资产分为在韩银行存款和固定资产两种,最高得分35分。

2、在韩工作经历

在韩工作经历主要按申请者在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的工作年限来评分,基础产业分值要高于一般产业。满分15分。


3、在韩职业教育或研修经历

在韩职业教育或研修经历满分15分。

4、其他加分项目

其他加分项主要有5个,最高40分。

三、减分项

减分项主要是针对有违反韩国出入境管理法和其他韩国法令的申请者,按照违法次数相应扣减其得分。累计最高扣减100分。具体如下:


韩国驻外领事馆依照以上三项标准对申请者所提供的资料进行评分,实际分数=必须项得分+(选择项得分-减分项扣分)。然后,再根据当年熟练工引进配额,按照申请者的得分高低顺序发放就业签证。

熟练工就业签证为五年多次往返签证,可以在韩国自由就业,就业待遇不低于韩国人平均收入的80%。

该制度自2018年正式实施以来,社会各方面普遍反映较好,韩国法务部不断追加引进名额。就业签证评分制度的推行将为韩国建立阶梯型的定居就业制度积累经验,为解决韩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探索了新的道路。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