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国特斯拉”比亚迪进军欧洲市场
【欧洲时报5月25日编译】以BYD三个字母为标识的比亚迪正在撼动整个汽车行业。作为特斯拉的强劲竞争对手,这家成长速度惊人的中国制造商,正准备进军欧洲市场。
法国《资本周刊》报道,目前,在法国道路上几乎看不见比亚迪车型。但它希望能在国际上继续其在汽车领域的巨大突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家来自深圳的汽车制造商将扩大其产品范围,在欧洲共提供五款100%纯电动汽车,而且它还打算在欧洲建立自己的工厂,声势如此浩大可能会严重撼动雷诺、Stellantis、大众等传统汽车厂商的地位。
事实上,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可充电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它还自诩是仅次于特斯拉的第二大100%纯电动汽车制造商。2022年,比亚迪共交付了186万辆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几乎相当于欧洲电动汽车领域的全部销量。而实现这一成绩的比亚迪在汽车制造领域只有二十年经验!
从手机到汽车
比亚迪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人:王传福。这位企业家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父母双亡,由哥哥和姐姐抚养长大。他所学专业为材料化学,随后转入电池行业。1995年,这位29岁的工程师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将其命名为比亚迪,意为“打造你的梦想”。当时,比亚迪为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等品牌供应移动电话电池。
成功后的比亚迪于2003年通过收购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开始涉猎汽车行业。鉴于中国在燃油汽车市场很难占据优势,比亚迪便专注于电动汽车市场。2008年,巴菲特的基金出资2.32亿美元收购了比亚迪10%的股份。
如今,在这家中国集团企业营业额中,有77%来自汽车行业,自己设计电子芯片,甚至向竞争对手特斯拉供应电池……而且比亚迪的产量增长非常之快。根据中国汽车洞察的数据,“2022年11月,比亚迪生产出第300万辆电动汽车。它用13年将产量提高至100万辆,随后只用了一年半就达到了300万辆。”王传福成为全球第82位富豪,现在领导着一个拥有57万名员工的巨型企业。
比亚迪,价格战中的劲敌
2022年,比亚迪超过四分之三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在欧洲登记行驶的数量仅限于几千辆。不过,比亚迪已设定在2030年在欧洲销售80万辆的宏大目标,这可能相当于欧洲电动汽车总产量的18%。为此,比亚迪计划在欧洲设立工厂,以便更易适应欧洲的电池法规,同时也可以受益于新版法国环保补贴。不过,厂址目前仍有待确定。
目前,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车型仅限于Atto3以及汉和唐两类电动车型。它应该在2023年推出Seal(与特斯拉Model 3竞争)和紧凑型Dolphin。Dolphin车型起价应该在3万欧元左右,足以挑战雷诺Mégane E-Tech、大众ID.3和MG4。除了中端市场之外,比亚迪还考虑到在细分市场中几乎被欧洲制造商抛弃的入门级市场。在四月份的上海车展上,比亚迪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售价不到1万欧元的小型电动汽车Seag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