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危机后朔尔茨首次访美 同心同德还是同床异梦
3月3日,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到访美国,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进行的首次访美行程。《南德意志报》指出,这是一场在德国媒体看来非常低调的正式访问。官方并没有过多公布此次访问的具体行程,朔尔茨方面则将这次访问称作是“好友的会晤”。在先前的媒体报道中,曾有德国媒体将美国总统拜登称作是朔尔茨的灵魂伴侣(Seelenverwandten)。
在3月3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双方就“德美双方友好同盟关系”以及在“俄乌问题上态度的统一”分别做出了发言。
拜登&朔尔茨:要做“最好的盟友”
新闻发布会上,拜登一方面强调了与德国可靠的盟友关系以及双方在俄乌问题上的坚定同盟,称双方是“强强联手”;另一方面,他在发言指出德美双方还将针对中国和俄罗斯对于国际秩序的挑战提出讨论。
相较于美方强调的强强联合,作为美国的“强力合作伙伴”,朔尔茨的发言似乎有些底气不足。朔尔茨在发言的开始便强调,当前的德国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刻,他非常高兴在如此艰难的时刻能够和拜登进行会晤和讨论。另外,他也对德美双方的合作表示了赞同与支持。
朔尔茨曾经用“时代的转折”来形容他对德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全面改革。
一年前,朔尔茨提出计划用1000亿欧元进行德国国防力量的更新,并表示要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投资于国防建设,然而一年后联邦国防军的状态并没有得到过多改善,《南德意志报》称德国的军事依旧保持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对于此次对美国的访问,朔尔茨的态度非常明确:德国方面需要更多来自美国的支持。因为德国的军事力量发展需要时间,当前德国缺乏切实可用的军事手段、政治经验和自身的核保障措施,被称作欧洲领袖国家的德国,事实上并没有能力在军事上发挥领导作用。
所以在俄乌问题上,德国希望加强协同合作,共同制定更加严厉的对俄制裁方案。此外,朔尔茨避开了针对与中国关系的阐述。
双方还进行了一场私人会谈,会谈后没有安排发布会或媒体采访。
德美关系频遭质疑
在访美之前,朔尔茨曾被质疑与拜登存在关系裂痕。产生质疑的原因一方面来自拜登于去年8月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说法,这项法案的签署会削弱欧洲企业和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将置欧盟公司于不利的地位。
另一方面,德美两国在向乌克兰交付坦克时产生的争议也被认为是德美关系产生裂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周,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cob Jeremiah Sullivan)还公开表示,是德国方面的压力迫使拜登同意向乌克兰交付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而拜登最初其实决定不将这些坦克运输至乌克兰,因为这些坦克在这场战斗中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周内,拜登还对乌克兰和波兰进行了访问,并在德国莱法州的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Ramstein Air Base)做了短暂停留,但是此后并未对柏林进行访问。
而在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双方首脑不断强调两国间友好的同盟关系,似乎又在为这种质疑进行辟谣。但令人遗憾的是,朔尔茨并未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对《通胀削减法案》向美方提出质疑,对于沙利文“德国施压”的观点也并未做出回应。
德国未来的能源走向
记者会上,有记者向朔尔茨就德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问题提出了质疑。朔尔茨表示德国会尽快淘汰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并更多使用可持续发展能源,例如风能和太阳能,甚至是氢气能源。
然而北溪事件不断发酵,记者显然不会如此轻松地放过朔尔茨,有记者提出,事实上,德国和欧洲比世界其他地区更依赖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德国在自己都无法保全能源使用的情况下依旧承诺欧洲盟友,用成本更高的液化天然气来提供能源上的帮助,那么当俄欧双方矛盾升级之后,这样的承诺将如何实现?
这位记者用“空洞的承诺”来形容德国的行为,并提问德国将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而拜登主动为他的“欧洲好友”解围,他表示,美国正在和欧洲一起讨论解决的方式,他认为切断能源供应是“双行线”,俄罗斯也会为此付出代价,必要情况下也会考虑使用氢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