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乍得经济形势分析
1、经济增速存在下滑风险。国际油价下跌给乍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尽管数据显示,近年来乍非石油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棉花、阿拉伯胶和牲畜等产业。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乍2015年经济增长数据分别为7.7%和7.6%,比2014年下降2个百分点。IMF还表示,乍政府债务可能有再次加重的风险。
2、财政预算被迫压缩。5月18日,乍议会在不到半年时间,再次调整2015年度财政预算。将预算收入从原定30.4亿美元(按1美元≈500中非法郎)降至21.9亿美元,支出从33.9亿美元削减至约30.1亿美元,财政赤字攀升至8.2亿美元。赤字预计由国际合作伙伴提供的财政支持、IMF的扩展中期贷款(ECF)、瑞士GLENCORE石油公司的贷款重组,及发行公债和国库券等弥补。
3、石油收入不及预期。随着瑞士GLENCORE和中石油在乍油田先后投产,乍原油产量已上升到15.4万桶/日。2015年前4个月,乍得经喀麦隆出口原油1576万桶,比上年同期增长51%。但截至3月30日,乍政府一般性收入仅约2亿美元,只占预计的8%。其中石油实收仅0.24亿美元,只占预计的2%。为此,全年一般性收入被迫从原预算26.4亿美元(其中石油收入12.66亿美元)调降至17.5亿美元(其中石油收入5.73亿美元),减少8.9亿美元,下降33.59%。
4、政府财政遭遇困难。首先,反恐维稳支出大幅增加。1月底,即乍出兵喀麦隆打击博科圣地后的两周时间内,乍军费开支即达900万欧元,之后每月花费约700万欧元,近期还要分担多国联合部队(FMM)3000万美元的组建费用;其次,收容安置数万中非和尼日利亚难民,极大加重了乍财政负担;第三,公务员工资拖欠严重,许多在建或规划项目因资金短缺或放慢进度,或停工待资,或束之高阁。1月,乍政府宣布放弃承办原定6月在恩贾梅纳举行的非盟峰会;最后,乍国营图玛依航空公司和多巴果汁厂连年亏损,政府无力贴补拯救,今年一季度先后宣布清盘和私有化,萨尔纺纱厂恐也将步其后尘。
5、恐怖活动令经济雪上加霜。乍目前三条主要对外联系通道,其中两条都在博科圣地威胁之下。从恩贾梅纳经喀麦隆极北地区至杜阿拉通道,每年运输物资约7亿美元,但受博科圣地影响,乍-喀边境多次关闭,该通道基本瘫痪,商品和人员运输必须依靠军队护送;而乍得湖重镇BAGA被博科圣地占领,完全阻断了乍得与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的商品流通和人员往来,乍许多物资来源断绝,国内物价迅速攀升,海关税收大幅减少。
6、成功达到重债穷国倡议(IPPTE)债务完成点。4月28日,IMF和世行宣布,同意乍达到债务完成点并享受多边债务减免倡议,决定减免其11亿美元债务,其中10亿美元多边债务、1亿美元双边和商业债务。在多边债务中,IMF实际减免1800万美元、世行下属国际开发协会(IDA)6810万美元、其他多边债权方1.701亿美元;IDA和非洲发展银行(BAD)另将分别名义减免5.09和2.36亿美元债务。6月中下旬,乍政府开始与IMF、世行和巴黎俱乐部成员正式谈判免债具体事宜。24日,巴黎俱乐部发表公报,宣布免除乍得政府所欠巴黎俱乐部20个成员国所有共6200万欧元债务。在所有免债完成后,乍债务负担将极大减轻,政府每年可减少约4000万美元还本付息支出,债务/出口比将从2013年底的55.1%下降到2015年底的31.3%。乍政府希借此能将更多资源用于减贫和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世行等多双边合作伙伴的联系,以获得更多财政资金支持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为此,IMF于4月27日批准向乍发放一笔2770万欧元的贷款,该款项是2014年8月签署的IMF对乍三年期扩展中期贷款(总额11090万欧元)中的一部分,用于帮助乍政府实施结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