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迈出国际化关键一步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于今年5月展开讨论,并于11月就是否让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第五种货币做出决定。SDR是IMF创设的国际储备资产。
中国渴望将人民币纳入SDR,正如中国人民银行(PBOC)副行长易纲3月12日上周四在北京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重申的那样。一个潜在的障碍是,人民币现在不是、并且可能永远也无法成为可兑换货币,而这正是成为储备货币的标准前提。但正如花旗研究(Citi Research)的戴维•卢宾(David Lubin)在一份同样于上周四发表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这方面的顾虑可能被搁置一旁。
自2007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以来,中国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持续增长。中国近四分之一的经常账户交易是用人民币结算的。
诚然,就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处理的全球支付交易而言,与美元、欧元、甚至英镑相比,人民币仍微不足道,但它不比日元差多少,而且在最近超过加拿大元,成为全球第五大常用货币。此外,人民币还是贸易融资中的第二大常用货币,尽管比排第一位的美元落后一大截。
因此,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抱负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种抱负不小。如果取得成功的话,它不仅会降低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并帮助它们海外扩张;而且还会对创立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金融秩序起支持作用,来挑战在二战后创立、由西方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会如何推动中国实现其目标?正如卢宾指出的那样,将人民币像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样纳入SDR货币篮子,并不会强制各国央行实际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尽管这会让持有SDR的银行间接持有人民币。
然而,重要的是,纳入SDR货币篮子将让人民币绕过储备货币所必须满足的可兑换标准。正如卢宾所指出的那样,按照IMF的规定,“储备资产必须由可兑换的外国货币计价和结算……”根据此规定,当前持有人民币的央行不能将之报告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但如果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它就会按照定义自动成为一种储备货币——卢宾估计,这多半会促使IMF的规则发生调整。
若果真如此,各国央行将能自由地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这将标志着中国的战略目标取得巨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