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深渊 略见曙光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自1991年9月9日宣布独立以来,伴随着前苏联解体而带来的打击和振荡,经济改革与发展进程蒙上了阴影,持续多年的内战又使整个国家雪上加霜,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经济损失总计超过70亿美元,本已十分薄弱的国民经济陷入深渊。1991-1996年期间,塔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滑,总体下降超过60%,与上一年相比,年下降比率为:1992年--22.3%, 1993年--16.3%, 1994年--21.3%,,1995年--22.4%,,1996年--16.7%。近三、四年来,随着内战结束,塔坚持社会经济改革,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濒临崩溃的经济略见曙光。
一.独立初期,塔经济严重衰退
独立初期,塔许多重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倒退近40年。为保证国家稳定、满足人民生存,塔国只能依靠进口才能勉强度过难关。1990-1996年间,塔主要经济来源中煤炭和石油的开采量分别减少595%和137.5%,天然气开采量减少60%,水泥产量减少540%,预制钢筋混泥土结构减少1315%。与独立前的1990年比较,1996年棉布产量减少86.6%,丝织品减少94.9%,针织品减少95.1%,鞋袜减少93.5%,毯及毯制品减少94.8%,肉及肉制品减少98.5%,纯奶产品减少96.7%,动物油脂减少96.1%,植物油减少86.8%,糖果减少98.8%。农业领域中,塔支柱产业棉花生产下滑到了50年代的水平,产量仅为独立前一年,即1990年的1/5,牲畜存栏数减少,家禽饲养业基本消失。
1990-1996年间,塔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投资急剧减少。基本建设投资由原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减少到6.1%;企业普遍缺少流动资金,越来越多的三角债频繁出现,企业设备和设施陈旧老化。同时政局不稳和经济衰退的危害还波及到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领域;绝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骤然下降,全国人口的80%跌入贫困线以下。然而日常消费品价格却不断攀升,1991年增长195.2%,1992年增长1105.4%, 1993年增长2136.1%,1994年增长339.5%,1995年增长543.1%,1996年增长370.2%。
尽管如此,为挽救国家和经济,塔政府还是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改革措施:放开价格、推行贸易自由化、外汇兑换自由、实行国有资产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等。1995年5月,塔首次发行本国货币—塔吉克卢布,同年颁布了《关于深化经济改革和加快向市场关系过渡的紧急措施》的总统令,议会通过了共和国1995-2000年经济改革纲要。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制止了生产过度下滑、通货膨胀恶化和预算赤字加剧的势头。但是经济危机过于深重、波及面过大、宏观经济极不稳定、国民经济在短期内无法摆脱困境的现状依旧存在。塔国实践证明,政局动荡,经济不可能正常发展。
二.“稳定”时期,塔经济恢复步履艰难
1997年6月,塔政府与反对派签署和平与民族和解总协议后,国内局势趋向稳定,经济略有增长,生产下滑势头被基本遏制,通胀率下降,预算赤字减少。国民经济开始艰难地步出低谷。与上一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1997年增长1.7%,1998年增长5.3%,1999年增长3.7%,2000年增长8.3%。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加快,在独联体国家中名列前茅,工业、农业、外贸等领域长势明显。由于执行严格的财政货币政策,塔预算赤字降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8%,1999年和2000年月通胀率分别平均减少到5%和5.05%。
(一)工业状况困难重重
与独立前的1990年比较,1999年塔工业总产值减少63%,其中燃料减少92.5%,机械制造减少86.4%,化工与石化减少93.2%,林业和木材加工业减少92.7%,建材减少96.5%,轻工减少66.1%,食品减少84.6%,工业领域就业人员也成倍减少。塔许多尚未破产的工业企业由于连年停产或半停产已邻近破产边缘,企业普遍缺少流动资金,由于投资环境不佳、政策不稳,国内外投资积极性锐减,利用外资裹足不前。国内工业品价格上扬,与国际价格水平接近,使得国内产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连年不断的高消耗、低效益,使得企业负担加重,支付能力骤减。仅1999年,349家工业企业(约占工业企业总数的18%)累计亏损870亿塔卢,约为4800万美元,亏损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5%。企业间相互欠债泛滥成灾,债款总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80%。
为使工业状况有所好转,塔政府已迫切认识到需制定工业发展远景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拟计划扶持和恢复本国最具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轻工、食品和加工业等优势行业,挖掘国家出口潜力并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品生产。
(二)农业发展商需努力
塔是农业国,农业(含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集中了全国73%以上的人口和64.8%的劳动力资源,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20%,农业还为全国提供了70%的消费品。因此塔农业领域改革不取得成效,国民经济就难有实质性的转好。但是,自塔独立以来,农业始终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税费没被降低,贷款很少提供,国家扶持发展农业的力度有限,再由于粮食和种子质量差、缺少农机和化肥,致使粮食产量连年下滑,国内粮食生产不足全国需求的一半,再加上连续多年的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只有依靠进口粮食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才能勉强度日。
1998年,塔国实行了农业经济改革,开展租赁承包、股份制、农民个体经营等多种经济形式,达到了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目的,在塔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棉花生产1999年还不足30万吨,但到2000年增产到33.5万吨,由此带来的棉花加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已开始逐渐复苏。
(三)投资环境不佳,投资数额下降,投资流向偏离
自独立以来,国家财政收入不足,资金严重匮乏,恢复发展经济并摆脱经济危机困难重重,投资额呈急剧下降趋势。目前居民储蓄金额数量有限,累计约15亿塔卢,仅约80多万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无法形成投资来源。由于难有回报,看不到希望,塔银行宁可将有限的资金投入服务业,而不愿投到实际经济生产部门。在国内资金缺少的今天,塔国十分需要外国资本,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金融组织虽向塔提供了一定数额的贷款,但这些贷款资金大部分多用于社会领域和基础建设,而没有投到实际经济部门,对恢复发展经济没有产生实际作用,更没有达到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减少贫困的目的。再有恶劣的社会环境、复杂的国际背景、没有任何优惠和多变的投资政策、使人难以建立起来的投资信心,使得吸引外资收效甚微。目前,塔投资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应集中国内外两种资金,优先用于国民经济实际部门,以解决经济领域重要工程项目和优先发展行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为外国资本进入塔国创造良好环境和优惠政策。
(四)持续增长的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塔与世界上9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对外贸易额持续增加,1999年对外贸易总额13.5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3%,其中出口增幅达15%,同年出口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3.4%。2000年对外贸易总额14.5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8%,其中出口增幅13%。有限的对外贸易带动了塔国内个别工业企业的生产,唤起了沉睡多年的行业,推动了商品市场的繁荣,解决了相当人员的就业问题。
但是塔出口商品品种单一,局限于棉花和铝等资源性产品,平均约占出口总量的60%。1998年因棉花和铝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塔出口少收入2300万美元。1999年尽管棉花出口数量比1998年增加了3800吨,但外汇收入由于受国际市场行情影响虽未增加,反而减少。今后铝和棉花仍将是塔国主要出口商品,是国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扩大铝厂生产、增加棉花产量将是塔今后发展经济的主要依靠,同时还必需发现和培植更多的出口产品和行业。
三.塔经济全面恢复任重道远
回顾近十年来塔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认为:
1.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塔基本度过了最为困难的历史时期,已由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塔财政和银行系统正在形成,税收和海关政策正在加强。2000年11月发行的国家新货币---萨马尼,取代塔吉克卢布,对稳定经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起了重要作用;塔制定的一系列诸如:《1998-2001年中期经济发展战略》、《2000-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预测》、《2001-2005年农业发展纲要》、《2001-2003年预算预测》等经济政策,也为今后经济发展确定了方向。
2.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生产停止下滑,宏观经济运行逐渐稳定,为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2000年塔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在独联体成员国中名列前茅,经济复苏略有起色,当前塔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稳定住经济运行的态势,巩固好来之不易的成果,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3.结构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塔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来的商业系统、银行系统、商品原料交易所、棉花交易所、外汇交易所和不动产交易所等管理协调经济运行的体制在今后经济发展中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4.建立多种经济形式,推行私有化将是塔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至2000年1月1日,塔私有化企业和组织已达5600家,私营企业占企业总数48.8%,85万公顷的农业用地也已直接分配到农户手中,非国有成份的产值已占工业产值的22.9%、农业产值的65.3%、商品零售总额的98%。目前塔“小私有化”进程基本结束,中、大型企业的私有化已提到议事日程。
5.市场经济的法律基础逐步形成。到目前为止,塔已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经济的法律法规:所有制法、企业法、税法、银行及银行活动法、对外经济活动法、外国投资法、经营活动法、外汇调节法等。在完善现有经济法规同时,塔主要问题是要依法办事,避免有法不依。
(2001年1月)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