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塔吉克斯坦自有煤炭资源

发布日期:2002-07-29 10:52:00来源:作者:


1991年塔吉克斯坦独立后,能源是否真正独立一直是困扰塔政府的难题之一。迄今为止,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仍旧是石油及天然气、煤炭、电力。对塔吉克斯坦来讲,目前能源的解决主要依靠较为丰富的水利发电。塔现阶段石油天然气短缺,煤炭又没能有效开发利用,只得靠电力--这种尚未完全满足需求的单一能源形式,来维持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当然,塔国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水利资源,籍此塔政府大力发展水利发电,不断呼吁吸引外资来续建苏联时期就已开工的大型水电站--罗贡电站。然而此项工程投资巨大,仅一期工程就需资金4.5亿美元。如此巨额投入塔政府无力承担,而吸引外资难度巨大。
事实上,塔煤炭资源也极为丰富。理论上讲,塔煤炭蕴藏总量约为50亿吨。塔与其企盼巨额外资投入水电站,到不如做力所能及的事:投入部分财力,尽快恢复煤炭生产,充分利用自有资源。据塔煤炭总公司总裁介绍,塔2001年全年煤炭总产量也只有2万多吨,相当于1990年年产量的二十分之一。他表示,如果他手中有100万萨马尼(约合30多万美元)的话,当年就可以提高煤炭产量10倍以上,达到20多万吨。如此看来,煤炭行业的恢复所需投入资金远远低于续建水电站的大笔投资,不到其千分之一!
塔煤炭资源在中亚地区是很可观的。据业内权威人士介绍,截至目前,在塔境内已找到煤炭产地或生成地有40多处,预测总储量约50亿吨;其中已开采和正在进行开发的煤田共有14处,储量超过30亿吨;这当中有褐煤、无烟煤产地各1处,其余均为石煤产地,详细情况见下表:

序 号 煤 田 名 称 品 种 储 量 (万吨) 已开发时间(年)
1 舒拉布 褐煤 30000 90
2 济吉 石煤 9000 50
3 泛-雅格诺布 石煤 135260 30
4 恰什马-桑格 石煤 150 16
5 纳扎尔-艾洛克 无烟煤 33710 15
6 苏法 石煤 3350 13
7 舒拉巴得 石煤 29410 10
8 马吉安 石煤 20490 10
9 米耶纳杜 石煤 1900 10
10 赛义德-赛米里 石煤 100 10
11 哈基米 石煤 4200 9
12 拉纳乌 石煤 17920 6
13 克什图特-扎乌兰 石煤 18640 5
14 古兹恩 石煤 3410 5
合 计 307540

值得一提的是泛-雅格诺布煤矿是中亚地区第一大煤矿,其预测储量超过20亿吨,且该矿出产的石煤质量较佳,可制成焦炭。
让塔人倍感骄傲的是纳扎尔-艾洛克煤矿的无烟煤。该煤矿是世界上仅有的二处优质无烟煤产地之一,其开采出的无烟煤各项指标与产自越南北部哈图的著名优质无烟煤相差无几,是核工业、电力工业、冶金业以及军事工业方面所需的重要原料,国际市场非常看好。对此,塔寄予厚望,同时也表示很愿意与中方合作,共同开发这一大有潜力的产品。
塔国煤炭开采史在中亚地区是数一数二的。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4年)在塔北部伊斯法拉附近的舒拉布地区就已发现了地下煤田。上个世纪初(1902年)此地已挖出了近4000吨(240715普特)褐煤。十月革命成功后的1918年,根据人民委员会命令舒拉布煤矿收归国有。此后,该矿经过发展、扩大于1931年达到年开采煤1.5万吨。后来国家加大对煤矿的投资力度,于1943年将铁路线直接延伸至煤矿产区,促使煤炭产量突飞猛进上升,到了1950年,年产量已高达41.2万吨。舒拉布煤矿于1965年实现机械化作业,使生产能力再跨新台阶,1979年采煤量达到顶峰100万吨。与此同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塔境内又找到了中亚最大的煤产区--泛-雅格诺布石煤田。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塔地质工作者还陆续发现了大小几十处煤田,包括位于塔东部帕米尔高原巴州地域内、穆尔加布附近的古尔杰克煤田。
遗憾的是塔煤炭行业现状可谓“今非昔比”!由于苏联解体、塔内战爆发等等直接和间接原因,塔煤炭工业受到重创,一下子退回到了70多年前的起步阶段水平,整个行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1997年的全国煤炭总产量仅为14400吨,这与塔国内市场对煤炭的年需求50万吨的要求相差甚远。
2001年4月11日塔政府出台140号令,组建国家单一制企业“塔吉克煤炭”总公司(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Таджикангишт》)。“塔吉克煤炭”与此前已有的类似企业“塔吉克电力”、“塔吉克石油天然气”、“塔吉克石油产品”以及“塔吉克煤气”等共同构成能源领域的五大带有垄断性质的国有独资公司。这五家企业名义上是受能源部管辖,实际上是完全独立的,直接向塔政府(总统府)负责;各公司的总裁(相当于部长级别)由总统亲自任命。由此可见,能源对塔重要性的巨大。
塔煤炭总公司成立后,于当年即见到成效:2001年的煤炭总产量比上一年增长26%,达到2.6万吨,大大增强了煤炭行业人士的信心,使他们看到了希望、触到了回升势头。更为可喜的是已开发数年的5个煤矿首次开采出了自己的产品,摸到了实实在在的“乌金”,哪怕尚且只有几百吨也是令人振奋不已。各煤矿近年来具体产量如下:

煤 矿 名 称 1990万吨 1995 吨 1997 吨 2000 吨 2001 吨
舒拉布 43.3 27100 7700 11500 9700
泛-雅格诺布 3.4 7000 6700 9100 10500
纳扎尔-艾洛克 2600
赛义德-赛米里 2000
哈基米 500
米耶纳杜 500
济吉 200
合 计 46.7 34100 14400 20600 26000

产量的提高使人高兴,但塔煤炭行业整体现状却令人担忧:设备严重老化、资金极度短缺、人才大量流失、市场全面萎缩等等。截止2002年1月1日,整个煤炭行业的从业人员总数比九十年代初下降了近4倍,只剩下894人,其中工人635人、技术及管理人员183人、服务人员76人。2001年的月平均工资为30萨马尼(约10多个美元),是塔产业界中人均收入最低的,仅为电力行业收入水平的三分之一,这与煤炭工业的生产特性极不相符。
现阶段煤炭业内的工资费用只占其生产成本的23-25%,远远低于苏联时期的43-45%水平。即便如此低廉的劳动力支出,整个煤炭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主要原因很明显,完全达不到必须的生产规模,只不过是在艰难维持着这种产业而使其免遭消亡的命运。
好在塔煤炭行业生产本身不存在政策性亏损的弊病。从这一点上看,正是能源领域内煤炭工业的优势所在。目前,吨煤生产成本平均为22-24萨马尼,约合8美元;销售价格平均每吨33萨马尼,约合11美元,每吨煤可获利润3美元,利润率接近40%,理论上讲是很不错的。如果象煤炭公司总裁说的那样,给他30万美元,就可将煤产量提高到20万吨,再假设这20万吨煤全部售出,且安全回款的话,那将获利60万美元,收回2倍的投入。有谁不认为这不是非常诱人的好项目!当然,前面的说法只不过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算术题,实际操作起来要复杂得多。过去在塔解决热源的燃料基本上是青一色的天券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