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厅观察丨在联合国 中方发出重振多边主义强音
2月1日起,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在中方倡议下,以“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为主题的安理会高级别会议18日在联合国举行,这是中方连续第三年以轮值主席身份推动多边主义议题,多国外长和高级别代表专程到纽约出席会议。面对动荡加剧的全球局势,中国为解决国际争端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中国再任安理会轮值主席
倡导政治解决热点问题
乌克兰危机延宕升级即将超过三年,迎来谈判解决的关键时刻;加沙地带第二阶段停火谈判仍未如期开启;新一届美国政府接连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国以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为契机,号召国际社会聚焦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最迫切的风险挑战。中国外长主持会议,再度阐述中方在乌克兰危机和加沙冲突上的立场主张,为和平发声,倡导政治解决热点问题,坚持劝和促谈。
联合国驻华代表常启德在接受《蓝厅观察》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在促进和平与和谐方面至关重要。曾经谁也想不到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能达成和平协议,这一切成为现实得益于中方的斡旋,为双方搭建平台。斡旋有很多意义,不仅解决当前众多的国际冲突,还带来了繁荣与发展。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所说,没有发展就没有和平,没有和平也没有发展。
联合国安理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轮值主席由这15个理事国轮流担任,为期一个月。轮值主席在确定安理会当月议题、引导国际关注重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上一次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是2023年11月,期间推动安理会举行了30多场会议、通过了7份决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聚焦巴以冲突人道主义关切的第2712号决议。
在联合国安理会因大国分歧屡屡陷入僵局之际,中国以轮值主席身份聚焦多边主义,呼吁通过对话而非对抗解决矛盾。
重振多边主义
中方提出四点主张
近年来,孤立主义、保守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在本次安理会高级别会议上,中方就重振多边主义、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四点主张,强调国际事务不应再由少数国家垄断,南方国家有权提出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要以协作取代对抗,以共赢防止多输,以“大团结”破击“小圈子”。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表示,美欧之间在围绕全球治理,包括俄乌冲突、气候变化还有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等领域的分歧巨大。有的国家选择了单边主义,自己的利益优先和第一,有些国家选择坚定拥抱多边主义。在这个过程当中,联合国安理会也面临着重大选择,联合国未来发展也面临重大选择。整体来讲,今天世界,特别是围绕一些全球性议题,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围绕着世界和平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力争凝聚最广泛共识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国带头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作为本月安理会轮值主席,中方将就全球治理、中东局势、加大对非合作等多个议题,推动安理会讨论聚焦实质性问题,尽可能凝聚最广泛共识。
联合国驻华代表常启德认为,中国的作用,不仅仅是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期间推动振兴多边主义精神。中国通过一系列行动,不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气候议程,还是在脱贫、乡村振兴领域树立模范,中国可以同世界多国分享成果,有助于实现“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些伙伴关系和合作只能通过多边平台来实现。希望中国作为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国家,继续发挥引领和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