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实验室“活”现国宝 《明见万历》亮相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 VR新技术赋能文旅创新
北京邮电大学交互技术与体验系统文化与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于11月5日至7日亮相伦敦的世界旅游交易大会(World Travel Market),展示其在沉浸式虚拟现实(VR)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本次交流主题为“大空间探索式虚拟现实:沉浸式文化和旅游服务的新方向”。实验室通过这一创新技术探索,展示如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旅游体验并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大空间探索式VR:打破时空界限,重塑文化遗产展示
传统的文化遗产展示方式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观众难以全方位感受历史情境。大空间探索式VR系统通过视觉定位、全景重建等手段,实现对历史场景的动态复原。这一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以沉浸式的方式更深入地体验文化遗产。以复原的明十三陵为例,观众能够通过VR技术“穿越”回到明代,身临其境地观察当时的建筑风格和环境布局,感受历史的独特氛围。这种沉浸式复原不仅让静态的文物展示变得栩栩如生,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吸引力。
《明见万历》展:复刻明代文物建筑,展示数字文化成果
本次世界旅游交易会上,实验室重点展示了与启元凤凰合作的《明见万历》项目。该项目是中国首个聚焦于世界文化遗产的VR沉浸式体验项目,借助国际领先的LBE大空间虚拟现实技术,成功实现了金丝翼善冠、十二龙九凤冠、玉爵杯等明代珍贵文物的数字化重生;同时,团队基于史料记载,通过数字技术的神奇力量,已消失的明定陵祾恩门和祾恩殿等明代建筑也得以在虚拟世界中重现。
借助VR眼镜,观众可以第一视角进入这些历史场景,与“钦天监”等虚拟角色互动,共同探索明代皇陵的奥秘。项目运用大空间娱乐(LBE)技术,使体验者能够在虚拟场景中自由行走,参与多人在线互动,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增强了文物展示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这种互动式的体验不仅赋予观众更为真实的观展体验,也为景区和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机会,有助于推动文旅产业的整体升级。
科技驱动文旅产业创新,推动文化传播新方式
除了提升游客的沉浸体验外,实验室还将VR视作城市品牌推广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通过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团队致力于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VR项目,为全球观众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北京邮电大学交互技术与体验系统文化与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数字文化领域专家陈洪副教授向中外参观者介绍VR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
实验室副主任、数字文化领域专家陈洪副教授表示,未来实验室将继续探索VR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服务中的更多应用可能,研发跨地域的VR内容分发和适配系统,研发VR视频流优化技术,力求推动沉浸式技术在文旅行业中的普及,并希望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上实现突破,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提供技术支持。
科技文化融合:中国文化“出海”与国际合作新机遇
通过此次参展,北京邮电大学交互技术与体验系统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向全球文旅业界展示了中国在沉浸式VR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实验室不仅展现了VR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前景,也致力于推动这一技术向全球文旅市场推广,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更多可能性。
世界旅游交易会的参观者和北京邮电大学交互技术与体验系统文化与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合影。
陈洪认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使得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更为生动,也向世界呈现出充满生命力的中国文化场景。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文化的“出海”提供了新的途径,增进了各国间的文化理解与欣赏,开启了国际合作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