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车队在巴基斯坦遭恐袭 俾路支解放武装宣称负责
7日,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发布关于卡西姆港发电有限公司车队遭遇恐怖袭击的声明。声明说,6日晚11时许,中资企业卡西姆港发电有限公司车队在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附近遭遇恐怖袭击。目前已造成2名中方人员遇难、1名中方人员受伤和巴方多名人员伤亡。
中国驻巴使领馆启动应急工作
新华社报道,声明说,中国驻巴使领馆强烈谴责这一恐怖主义行径,对两国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伤者和亲属致以诚挚慰问,正会同巴方全力做好事件善后处置工作。
声明表示,中国驻巴使领馆已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工作,要求巴方全力救治伤员,对袭击事件进行彻查、严惩凶手,同时务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确保在巴中国公民、机构和项目安全。
声明还说,中国驻巴使领馆在此提醒在巴中国公民、企业、项目务必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强化安保措施,全力做好安全防范。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7日就卡西姆港燃煤电站中方车辆遭遇恐怖袭击答记者问,称中方对中国公民遇袭感到十分震惊,对这一恐怖主义行径予以强烈谴责,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遇难者亲属致以诚挚慰问。
中方要求巴方全力做好救治和善后工作,立即彻查,缉拿凶手并依法严惩。同时切实堵塞安防漏洞,采取更有针对性措施,全力保障中巴经济走廊和在巴中国人员、项目和机构安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再次紧急提醒在巴中国公民、企业、项目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强化安保措施,做好安全防范。发言人表示,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公敌,恐怖势力破坏中巴互信合作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企图不会得逞。中方将继续支持巴方推进反恐行动,愿同巴方携手努力,坚决挫败一切破坏中巴关系的图谋。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2000万有当地媒体报道称,市区内大片地区都能听到爆炸声。
每经网报道,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电建参与投资建设的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推进的首批能源项目。该项目于2015年开工,一号机组于2017年年底投产发电。电站两台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90亿度,为巴基斯坦工业发展和民众生活改善提供电力保障。
据中国电建2021年披露,卡西姆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落地实施的能源类项目,也是目前中国电建集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被称为巴基斯坦“1号工程”,承担着当地超过4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据巴基斯坦电力部门统计数据,卡西姆电站已连续两年成为巴基斯坦发电量最多、负荷率最高、电价最低的绿色环保电站,巴基斯坦中央购电局、国家电网等多次来信高度赞扬电站为缓解当地电力短缺,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电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将卡西姆电站称作巴基斯坦最重要、最可靠的电力能源供应基地。
巴基斯坦总理:已展开紧急调查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7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对6日在卡拉奇发生的袭击事件导致两名中国人失去生命、另有一人受伤,深感震惊和悲痛。
夏巴兹·谢里夫强烈谴责这一袭击事件,并向中国领导人及中国人民尤其是遇难者的家属致以最诚挚的哀悼,愿伤者早日康复。
夏巴兹·谢里夫表示,目前已展开紧急调查,以确定凶手身份并将其绳之以法。巴基斯坦坚定致力于保护中国朋友,巴方将不遗余力地确保在巴中国公民的安全。
巴基斯坦外交部当天也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此次恐袭事件。
巴外交部表示,巴方决心将凶手绳之以法,正与中国大使馆密切联系,以进行协调与配合。巴方重申对中国公民、项目和在巴机构安全的坚定承诺,并将继续与中国携手并肩,打击恐怖势力。”
俾解称使用车载爆炸装置发动袭击
路透社报道,巴基斯坦分裂主义武装组织俾路支解放武装在一份声明中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称使用车载简易爆炸装置发动了这次袭击,目标是“一支由中国工程师和投资者组成的高级车队”。
俾解成立于2004年,是目前巴基斯坦活动最为频繁的恐怖组织。其根据地位于俾路支省,占巴领土总面积的43%,铜、金、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与伊朗和阿富汗接壤,但在巴基斯坦四省中经济最不发达。
中国社科院亚太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叶海林曾在论文中指出,俾解主张通过暴力手段向巴基斯坦政府争取权利,要求在俾路支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占有更大份额,结束在政府招工当中的歧视性做法,地方势力在瓜达尔建设工程中发挥更大实质性作用等。
根据南亚反恐门户网站(SATP)收集的部分数据,截至今年7月,在2024年记录的34起与俾路支解放武装有关的事件中,至少97人死亡,其中包括17名平民和59名安全部队成员。
近年来曾发生过类似的中企在巴基斯坦遭遇恐袭事件。比如2018年11月,中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总领馆遇袭,有报道称“俾路支解放军”认领。
2022年4月,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在校内遭遇恐怖袭击,造成多名中方教师死伤。
今年3月,中方企业承建的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达苏水电站项目车辆在从巴首都伊斯兰堡前往项目现场途中遭遇恐怖袭击,造成5名中方人员、1名巴方人员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