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外籍人士表示中国移动支付环境更加友好 外国人也能说扫就扫
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生活的标配,大大提升了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便利度。随着中外人员往来进一步密切,外籍来华人员是否能方便地在中国支付、消费?他们遇到过哪些困难?又得到了哪些帮助?如今体验感如何呢?
3月26日,是中国与洪都拉斯建交一周年的日子。古楷森是第一批来华留学的洪都拉斯学生。他说,去年刚来时,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没带多少现金,因为我提前了解到中国人现在都不用现金支付了,都是移动支付,但是我自己不知道怎么去弄,(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一个视频之类的说明怎么弄。”
和古楷森一样,安哥拉留学生马利刚到中国时也有些许不适应:“我是2018年来的中国,比较早,最开始我用12306、滴滴(打车)、坐公交车的软件(都)是用不了的,因为(那些软件)当时就只能识别身份证,我是护照就识别不了,所以我们用不了。”
外籍来华人员遇到的这些支付难题、支付堵点正在被逐一打通。近段时间以来,中国相关部门、金融机构、支付平台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不久前还发布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介绍各类支付服务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流程。商务部也在日前汇编《外国商务人士在华工作生活指引》(2024年版),涵盖办理住宿、银行卡、开通移动支付等事项,供外籍来华人员参考使用。
古楷森和马利发现,微信可以直接绑定境外银行卡了,而且在绑卡验证、姓名格式等方面都进一步优化了流程;支付宝国际版App也能绑定境外银行卡,注册、绑定银行卡后就可以直接扫码支付。“现在好了,这些软件认识我们了,能识别护照了,所以我现在能用他们了,很方便。”
“后来我的老师教我的,一下就学会了,还可以直接关联我原来的银行卡,就(还是)很简单的。
3月19日,英国一位视频博主发布的一则关于中国移动支付的短视频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短短十几秒的视频,描述了他们一家五口从刚开始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兴奋不已。 “刚开始我们觉得,怎么付款可能会是最麻烦的一件事。但现在发现,其实还挺简单的。只要拿出你的手机,打开应用程序并扫描条形码。一开始我们确实遇到了下载困难,但现在都搞定了。超赞,花钱都变简单了。”
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的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法拉尼格孜,来中国快两年了,跟短期来华的外籍人员相比,她有更充裕的时间去适应移动支付。她说,当时她得到了很多帮助,现在她已经相当适应了。“我一来北京就去银行办了银行卡,用护照和录取通知书,很快就有专门的人帮我办好了,这样我现在使用各种APP绑定支付的时候都很简单。扫一个自行车,进个地铁都很顺畅。”
几位接受采访的外籍来华人员说,他们能感受到支付环境在不断改善,也期待今后,能在语言支持、使用指南和教程、电子发票等方面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感和用户信息安全性,让各种支付方式都更能发挥最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