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参议院通过修正案 要求美企向政府通报对华技术投资情况
美参议院当地时间25日以91比6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修正案,将要求美国企业向联邦机构通报对中国技术领域的投资情况,包括人工智能、先进半导体、卫星通信和量子计算等。有受访学者表示,美国对华科技打压无所不用其极,更凸显他们的遏华伎俩已经黔驴技穷。
涉及对华投资,美参议院有新动作
据路透社报道,该修正案是“对外投资透明法案”的一个版本。“对外投资透明法案”由民主党参议员鲍勃·凯西和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提出,旨在“解决美国投资流向中国等外国对手的风险”。
今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罗杰斯称,这项立法至关重要,因为美国正面临对手前所未有的威胁,甚至宣称该法案的重点就是对抗中国。路透社表示,一部法案必须由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内容相同的最后版本,才能送交总统,总统可以将其否决或签署成法。
微信公号“长安街知事”报道,对于分裂的美国国会而言,“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是为数不多的能让两党达成一致的领域,议员们为此提出了数十项法案。
最新通过的这份修正案是“对外投资透明法案”的一个版本,后者由民主党参议员鲍勃·凯西和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提出,旨在“去除美国投资流向中国等外国对手的风险”,要求美企在投资中、俄等“外国对手”的先进半导体或人工智能等敏感技术时通知美国财政部。
据悉,这份修正案与参议员们在2021年提出的未能成为法律的修正案不同,新修正案要求对某些类型的境外投资进行通报,而不是审查或禁止,这将更具针对性。
此外,参议院还以91比7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另一项ndaa修正案,加强对外国购买美国农田的联邦审查,并在某些情况下禁止中国、俄罗斯、伊朗或朝鲜购买美国农田。
凯西在25日的美参议院会议上声称,年度国防授权法案“解决了我们国家面临的最棘手的国家安全问题”,“与中国的技术竞争无疑是首要的。”
今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总计8860亿美元的“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这一数字较2023财年提高了280亿美元,继续冠居全球。其中,包括开发新型武器等相关研发拨款,以及满足对乌军事援助的弹药需求等。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罗杰斯称,这项立法至关重要,因为美国正面临对手前所未有的威胁,甚至宣称该法案的重点就是对抗中国。
中方:不希望发生贸易战或者科技战
紧盯中国之际,近来美政客频繁提出对美企在华技术等领域投资施加限制。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7月18日致函4家美国风投公司,对其在中国人工智能(AI)和半导体等科技领域的投资表示“严重关切”,并展开调查。报道还称,美国拜登政府也正在考虑制定新规,限制美国对从事先进半导体、AI和量子计算的中国公司的投资。
当地时间7月19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参加阿斯彭安全论坛时表示,中国不希望发生贸易战或者科技战,如果美国对中国的芯片行业实施更多限制,中国肯定会做出回应。谢锋说,中国并不回避竞争,但美国定义竞争的方式并不公平。谢锋提到美国正考虑建立对外投资审查机制并进一步禁止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的话题时表示,中国政府不会袖手旁观,中方不会主动挑衅,但也不会因挑衅而退缩。
此外,谢锋表示,我们反对以竞争为幌子打贸易战、科技战。中国不怕也不回避竞争,但美方所谓竞争显然是不公平的。首先,美方剥夺了中方的参赛资格,比如美方以莫须有的安全借口彻底封杀华为,华为提出签署“无后门协议”仍不放过,都不让你上场还怎么竞争?第二,美方不是“一对一”,而是纠集盟友“多打一”,还讲不讲规矩?第三,美方还出台“芯片禁令”,禁止向中国出口14纳米以下芯片,就像在游泳比赛里自己穿上最先进的鲨鱼皮泳衣,别人只许穿过时的泳衣,还有起码的公平吗?
专家:中国首先还是要从自身做起
香港中通社报道,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26日指出,这个修正案也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只不过是一再加码,对华科技输出领域方面进行全面封锁。以国家安全为幌子的这种技术保护,说穿了是为在科技领域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从中美贸易摩擦以来,这种提法已经成为美方每天钻空子、找碴的伎俩。中国政府、企业、学者、智库组织等都有所准备,相信也在积极研究下一步的对策。
对于美国对华科技打压,中国会准备什么对策?刘春生觉得,首先还是要从自身做起,加快技术自主创新步伐,在关键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尽快找出突破点,避免卡脖子技术阻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也会根据自己的国家战略和国防安全,保障自身的竞争态势。比如说限制一些关键零部件和稀有金属等出口,以作出反制。
刘春生感慨地说:“其实中方本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因为全球化对每一个参与的经济体都有利。但是,别人已经‘兵临城下’,我们便不可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