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外交大臣呼吁不要孤立中国:没有中国就无法解决重大问题
在英国脱欧后多年间,中英关系较为紧张。如今,伦敦制定了一项针对中国的新理念。
法国《回声报》(Les Echos)报道,继卡梅伦时代的“黄金时代”以及伴随英脱欧的外交关系冷淡之后,英国正在缓和对中国的话语。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在4月25日晚发表演讲时认为,这个被英国右翼保守党派冷落的世界第二强国绝不能被孤立。其演讲的部分内容在演讲开始前便已公开流传。
在面对英国大使和高级专员,克莱弗利申明:“对我来说,宣布一场新冷战会是明确且容易的,甚至可能会令一些人满意,但这将是错误的,因为这有违我们国家利益且是对现代世界的故意无视。”
一次专注中国的演讲
在位于伦敦金融城的伦敦市长官邸发表政策演说是一个传统,然而,克莱弗利当晚的那番言论与整个英国通常的外交政策有些格格不入。今年的演讲完全专注于中国,尤其当前乌克兰危机难解。克莱弗利更是拒绝任何将北京定义为“威胁”的企图,此前短暂任职英国首相的特拉斯曾有类似建议。由此看来,他与特别是在香港《国安法》和有关所谓维吾尔人事件之后敌视中国的一部分议会议员保持着距离。
去年12月,英国外交事务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呼吁政府在国家安全方面,更坚定、更明确地阐明英国的利益。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中国近年来被禁止进入英国的许多战略基础设施,其中包括电信网络、核电站,甚至电子芯片领域(中企收购英国最大芯片制造商Wafer Fab遇阻)。
“没有中国就无法解决重大问题”
如今,克莱弗利直言不讳地警告说,“从气候变化到疫情防治,再到经济稳定以及控制核扩散,要想解决任何重大问题都离不开中国。”尽管如此,他仍然保留伦敦此前面对北京提出的一些警告,呼吁中国“尊重法律和制度”,“公开其军事扩张背后的理念和意图”,并强烈谴责“对维吾尔人的镇压”。
尽管其态度略显强硬,但克莱弗利冒着向在保守党议员团体中那些对中国怀有敌意的议员公开宣战的风险。他的这一新理念已经引起了前保守党领袖伊恩-邓肯·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的批评。后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脱欧派,且曾支持特拉斯上台执政。“不幸的是,政府在针对中国的立场上有太多东西是出于尽可能不冒犯中国的想法。”他在《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的专栏中批评道。同时,他对“已经蔓延到我们大学和机构的巨大经济依赖性”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