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摆渡人】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贾可尼:欧洲企业愿助中国实现减排目标

发布日期:2022-08-10 14:33:23来源:欧洲时报作者:顾砚
贾可尼说,欧洲企业希望能在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欧盟商会支持并为会员企业提供建议,不仅让企业能更好地在中国减排事业中发挥作用,还希望中国的能源市场更加透明、可靠、灵活、开放。

近日,中国欧盟商会(European Chamber)联合罗兰贝格发布《碳中和:欧洲企业助力中国实现2060愿景》(以下简称“报告”),其中表明欧中双方可深化合作的领域。事实上,欧洲企业已经在本土市场有效脱碳,并愿意在该领域与中国展开积极合作。

“减排的困难在于如何对新技术进行有效管理”

报告显示,近70%的欧洲企业已采取措施或正在制定措施展开在华业务的脱碳行动。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贾可尼(Guido Giacconi)介绍,欧洲企业的脱碳目标与战略主要由企业总部决定,中国市场作为欧洲企业的重要部分,自然也需要对标总部决策。此外,欧洲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措施还取决于规模、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但不论如何,欧洲企业对待碳中和挑战是非常认真的。

近年来,欧洲企业已经在本土市场有效脱碳,很多经验与方法值得中国市场借鉴。贾可尼认为,欧洲企业最好的发明不是技术,而是方法。“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现在的困难在于如何对新技术进行有效管理,这对于减排来说至关重要。”他举例称,“可再生能源技术由来已久,比如风能。创新技术当然可以减少能源依赖,提高能源效率。但重点在于如何利用新型技术实现碳中和。”

面对挑战 相信中国可以实现目标

报告显示,有超过70%的欧洲企业相信中国将实现“30·60”目标,即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的“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贾可尼说,根据过去的经验,中国欧盟商会的会员相信中国可以实现这个承诺。

贾可尼表示,中国非常有可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一些投资领域事实上已经达到了。但他也提到了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困难与挑战:“中国将有40年的时间实现碳中和,但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已经达到碳达峰的国家和地区,仍需要做很多努力才能实现碳中和。因此,中国可能需要50年,甚至一些领域需要60年才能达到碳达峰,挑战非常巨大。”

谈及欧洲的历史经验,贾可尼称,因为欧洲从40、50年前就开始讨论碳排放的问题。“例如我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气候变化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就已经开始了能源革命。”

从技术到平台机制 欧洲愿参与中国减排事业

“中国的碳排放影响欧洲,欧洲的碳排放影响美国,美国的碳排放也影响中国。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无法单独完成减排大业,应对气候变化是唯一一个所有国家都同意合作的全球性问题。” 贾可尼说,欧洲企业希望能在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国欧盟商会推出这份报告,支持并为会员企业提供建议,不仅让企业能更好地在中国减排事业中发挥作用,还希望中国的能源市场更加透明、可靠、灵活、开放。

贾可尼说,欧盟与中国的合作平台有很多,例如中欧能源合作平台(EU-China Energy Cooperation Platform)等,这些平台能让双方共同讨论政策和监管等问题。此外,中国欧盟商会还建议,双方应该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方面进行深入对话。这项机制是“欧盟绿色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于2023年正式实施。

从技术角度来说,报告中提到,沼气是一项足够成熟、可广泛进行商业应用的燃料,但因优惠政策、原料供应等问题在中国受到了发展限制。而欧洲企业在沼气生产、利用、市场开发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供中国借鉴。“沼气当然是一个可以从欧洲进入中国的技术。” 贾可尼说,“我们建议中国找到一种经济的、有活力的、道路清晰的模式,然后在此领域加大投资和补贴,这是最有前途的路径。”

欧洲企业希望在与中国的合作过程中避免欧盟曾经犯过的错误。贾可尼以几年前推出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为例:“在一段时间里,该体系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但经过调节,目前运行良好。我们相信中国已经了解到了ETS的情况,也希望中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能发挥重要作用。”

除报告外,中国欧盟商会还协调能源、环保、碳市场、航运、航空等多个工作组(Working Groups),共同探讨欧中合作。贾可尼介绍,商会创建沟通平台和活动,鼓励工作组面向中国各利益相关方,组织、参加有关活动,以此来提供不同的合作视角。

贾可尼还提到了欧洲与中国在不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上进行合作的可能。“不发达国家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方。合作不仅是为了经济发展,支持这些国家脱碳,也是对中国和欧洲有利的,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近来,与中国“脱钩”之论甚嚣尘上。贾可尼认为,中欧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双方有必要共享策略方法来应对这一巨大挑战。而欧洲企业在脱碳方面有相关经验,可以为中国提供更多帮助。

“中国在减排的道路上做了很多”

最近这十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不断推进的十年。贾可尼分享自己多年来在中国生活的经历时说:“在环保方面,我看到了人们环保意识的改变,从学习气候变化这个概念开始,到现在人们知道为何应该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贾可尼说:“在节能方面,我看到人们开始思考:我们要节能,要减少生产垃圾,要进行垃圾分类,因为这是有益的。”但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没有做到、需要改变的事情。

贾可尼建议政府与媒体发挥更大的宣传教育作用。“我非常希望政府能够在教育方面做得更好,在学校里教育青少年要对环境友好、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等等。同样的,如果欧洲人不改变自己的行为,也是无法达成目标的。”

贾可尼还肯定了中国这些年在应对空气污染方面做出的成果。“十年前北京的天空是灰色的,但现在是蓝色的。人们惊叹,中国真的在正确的道路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不过他也表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所做的只是一个开始,减排的道路还有很长,需要所有人一起做出贡献。“未来可期,因为我看到了更多的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