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者就乌克兰有关马达西奇公司国有化言论发表声明!
新闻背景:根据乌克兰政府与中国政府签署的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巨头马达西奇公司的中国投资者已告知乌克兰政府,因乌克兰违反与中国的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对乌克兰提出国际仲裁,要求后者赔偿35亿美元。
资料图:美国阻挠中企控股马达西奇
--------------------
中国投资者就近期乌克兰媒体有关马达西奇公司国有化言论发表公开声明,驳斥恶意虚假言论,强调意图强行将中国投资者所拥有的马达西奇公司国有化的恶劣行为,再次违反法律规定,违背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将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声明全文中指出,由于遭受了非法待遇,中国投资者们已于2020年12月向乌克兰政府发出了国际投资仲裁通知,目前正在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各项程序。事实及相关证据,均将提交国际仲裁法庭审理。
声明指出,在此情况下,继续滥用国家力量、打压企业正常商业活动,意图强行将中国投资者所拥有的马达西奇公司国有化的恶劣行为,再次违反了法律规定,违背了市场经济基本原则。这只会进一步确保中国投资者们在国际投资仲裁中获得胜诉、追索所有赔偿和损失。而乌克兰国家将会为此而在世界面前蒙羞。
声明称,马达西奇公司已超过3年没有召开股东大会,按照法律规定,其监事会、董事会及包括博古斯拉耶夫在内的前管理层均已不具备正当法律授权,无权代表马达西奇公司发表任何言论。对于上述相关人员的个人言论,如伤害中国投资者们或马达西奇公司的合法权利、权益,中国投资者保留就此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声明强调,任何损害中国投资者、损害马达西奇公司合法权利的言论、行动,均可能被作为证据或诉讼对象,提交有关司法部门、执法部门。中国投资者们绝不接受任何违背事实、强行抹黑中国投资者的行径,绝不惧怕任何滥用权力、违法打压的行为,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利。
声明全文如下:
2021年3月3日,据乌克兰多家媒体报道,乌克兰"人民公仆党"主席戴维•阿拉哈米亚(David Arakhamia)声称,近期将向乌克兰最高拉达(Verkhovna Rada)提交一份有关将马达西奇公司国有化的法案。
2021年3月4日,媒体报道,在乌克兰最高拉达国家安全与国防和情报委员会会议上,马达西奇公司前控股人博古斯拉耶夫发表恶意虚假言论,无端抨击中国投资者:"没有一个来自中国同志们的投资协议 – 没有!他们欺骗了我们……既没有中国投资者,也没有中国投资计划。它们都没有!只有一些许诺:在股权购买协议中规定,在2018年他们应投入1亿美元和1.5亿美元 – 共计2.5亿美元。却没一分钱!"
"针对上述恶意虚假言论,为澄清事实,还公众以真相,我们代表来自中国的投资者们郑重声明:
1、首先,我们必须提醒公众注意:马达西奇公司在2000年之前已被完全私有化,其股票于2005年在乌克兰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股票可以自由交易的公众股份公司。2015年4月4日乌克兰内阁第83号决议,已将马达西奇公司排除在乌克兰"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司"清单之外。这表明,任何投资者均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合理渠道,对马达西奇公司股权(股票)进行交易。
2、2016年,包括博古斯拉耶夫在内的前马达西奇公司股东们,与中国投资者们达成一致,同意出让其持有的马达西奇公司股权。2016年7月,按照协议,中国投资者们通过合法方式,完成收购并全部支付了相应的对价。
这说明了一个最简单、最真实的事实,即博古斯拉耶夫等人早在2016年就已经将其所持有的马达西奇公司股票卖出了。马达西奇公司早已不再归他们所有,更不应该由他们继续控制。但事实是,马达西奇公司的前股东和管理层们违背承诺,长期违法采取各种方式阻止中国股东进入马达西奇公司,剥夺了股东们正常的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3、为解决马达西奇公司经营困难问题,中国投资者们同意在完成股权交易的同时,以股东贷款方式向马达西奇公司分期提供2.5亿美元的长期低息贷款(10年期,利率为年息0.3%),且该项贷款无需马达西奇公司提供任何担保。这是中国股东们对自己所拥有的公司完全信任的情况下采取的最大限度支持措施,其成本和风险均由中国股东自行承担,而受益者是马达西奇公司。
2016年中国股东如约提供了首期1亿美元贷款;2017年,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无理调查并非法扣押中国股东的股权至今。在此情况下,中国股东无法、也没有理由继续完成第二笔贷款(1.5亿美元)款项的支付。
4、2018年4月,中国投资者们与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及其所代表的乌克兰国家达成协议,同意向乌克兰国家无偿转让马达西奇公司25%股权,赠予乌克兰国家1亿美元专项用于发展乌克兰航空工业;同时承诺确保5年内马达西奇公司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技术改造投入不低于之前的水平。为此,中国投资者们给予了充分担保。
但非常不幸,自2019年9月之后,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及所代表的乌克兰国家无理拖延,拒绝接受和继续履行协议,导致该协议失效。乌克兰国家主动放弃了获得马达西奇公司25%股权、1亿美元捐赠资金的机会,同时失去了对马达西奇公司继续良性经营的各项承诺和保障。
5、"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克兰政府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1992年)"第一条中,非常明确、清晰的界定了"投资"、"投资者"的准确定义。根据此国家间协定,中国投资者们对马达西奇公司的投资完全符合标准,这也是世界通行标准和商贸惯例所规定。
由于遭受了非法待遇,中国投资者们已于2020年12月向乌克兰政府发出了国际投资仲裁通知,目前正在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各项程序。上述事实及相关证据,均将提交国际仲裁法庭审理。
在此情况下,继续滥用国家力量、打压企业正常商业活动,意图强行将中国投资者所拥有的马达西奇公司国有化的恶劣行为,再次违反了法律规定,违背了市场经济基本原则。这只会进一步确保中国投资者们在国际投资仲裁中获得胜诉、追索所有赔偿和损失。而乌克兰国家将会为此而在世界面前蒙羞。
6、我们再次提醒公众关注:马达西奇公司已超过3年没有召开股东大会,按照法律规定,其监事会、董事会及包括博古斯拉耶夫在内的前管理层均已不具备正当法律授权,无权代表马达西奇公司发表任何言论。
对于上述相关人员的个人言论,如伤害中国投资者们或马达西奇公司的合法权利、权益,我们保留就此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图为马达西奇发动机工厂
7、近4年来,围绕马达西奇公司与中国投资者的合作事项,发生了诸多非常复杂的情况。我们已就此在乌克兰国内、中国国内和国际上,采取并且准备更多的采取系列法律行动,坚决捍卫和保护中国投资者的合法权利。
我们提请公众注意,任何损害中国投资者、损害马达西奇公司合法权利的言论、行动,均可能被作为证据或诉讼对象,提交有关司法部门、执法部门。
我们欢迎所有正直、善良、公正和专业的人们关心马达西奇公司合作事项,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法律的考验;我们绝不接受任何违背事实、强行抹黑中国投资者的行径,绝不惧怕任何滥用权力、违法打压的行为,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利!
据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签署命令,对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等4家中国公司和1名中国公民实施制裁,他们都是乌克兰航空发动机生产企业马达西奇的投资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评论基辅制裁中国企业事件时表示,中国希望乌方依法维护中方企业的合法权益。
---------------
相关新闻:索赔35亿美元 中国投资者对乌克兰政府提出国际仲裁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据俄新社8日报道,因乌克兰违反与中国的相互保护投资协定,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巨头马达西奇公司的中国投资者已对乌克兰政府提出国际仲裁,要求后者赔偿35亿美元。
俄新社报道称,从马达西奇公司的股东之一DCH集团新闻处得到的消息显示,马达西奇公司的中国投资者已告知乌克兰政府,根据乌克兰政府与中国政府签署的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对乌克兰提出国际仲裁。报道称,中国投资者聘请了三家国际律师事务所,旨在换回在乌克兰的损失。
2020年8月4日,北京信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其子公司北京天骄(Beijing Skyrizon)与DCH集团联合向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提交了收购马达西奇公司股份的申请。但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拒绝了这一申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是根据所谓“地缘风险”做出上述决定的,并指示政府官员保护乌克兰的经济利益,评估在出售战略企业,尤其是马达西奇公司股份上受到的影响。有分析认为,乌克兰取消收购交易是迫于美国压力。今年8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曾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达了对中国计划收购马达西奇公司的关切。
资料显示,马达西奇公司是乌克兰唯一一家专门生产飞机发动机的企业,早在苏联时期,它的产品就出口到90多个国家,有“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之称。这几年,中国投资者和合作企业眼见马达西奇公司业绩不佳,破产在即,于是产生收购想法。在上述交易案发生前,中国公司已收购该企业超过50%的股份。
图为航空发动
马达西奇公司总裁博古斯拉耶夫曾表示,除购买股份之外,中国企业还承诺在两年内对该公司工厂投资2.5亿美元。在马达西奇工厂的股份出售之后,一些专利仍将归乌克兰所有。
俄政治和经济学家杜德恰克评论认为,基辅叫停收购的举动可能意味着摧毁一家有前途和机遇的企业。他说,像马达西奇这样的企业不可能不引起投资者的兴趣,但乌克兰当局没有看到外国投资对其国民经济的帮助以及提高工业效率所带来的希望之光,以牺牲乌克兰企业为代价来讨好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