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秋收:教育领域合作为中国投资亚美尼亚提供更多机会

发布日期:2019-08-13 09:58:08来源:商务微新闻作者:
中国和亚美尼亚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将为中国在亚美尼亚投资提供更多的机会。

2018年8月22日,我援建亚美尼亚标志性项目—中亚友谊学校正式启用,为这个处在亚洲、欧洲十字路口的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一年以来,中亚友谊学校为在亚美尼亚推广中文教学,深化两国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在亚美尼亚,能到中亚友谊学校读书已经成为众多中小学生的梦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学好中文能改变命运”越来越成为亚社会民众的共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建设一所中文学校,是中亚两国政府共同的愿望。2016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访亚,同亚总统共同出席了项目启动仪式并为学校模型揭幕。2017年3月31日,正值亚美尼亚春暖花开的时节,中亚友谊学校项目成功打下了第一根桩基,正式拉开了学校全面建设的序幕。 

中亚友谊学校是在原埃里温市103高中地址上建成的。因建设中亚友谊学校,需对原103高中进行拆迁,学生需分流至其他学校就读,建设初期许多学生家长和周边居民对此不解,他们担心新的学校不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带来发展。但亚美尼亚社会学家阿迪贝克扬认为,“开设中文学校为中亚两国经济发展、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我们不仅应该欢迎开设中文学校,更要吸引其他国家,特别是拥有众多亚侨民的国家在亚开设学校,使亚美尼亚更加走近国际社会的舞台”。 

为确保学校顺利开工建设,中方设计施工团队,屡次做学生家长和周边居民的工作,邀请他们到项目驻地实地观看学校设计图纸和模型,耐心解释学校建成后103高中学生可继续返校就读,不仅可以接受浸入式的全面中文教育,还能使用更加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中方团队请周边居民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监督,得到了居民的充分理解,妥善处理了各种邻里关系问题。中方施工单位聘请了68位当地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参与学校建设,不仅解决了附近居民的就业问题,改善了生活,还通过与中国技术人员合作,掌握了新的劳动技能,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亚美尼亚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经过中方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终于打消了学生家长和居民的疑虑,全力支持学校建设,有的居民还请中方施工人员到家里做客,对之前的不解表达歉意。 

初次进入亚美尼亚,面临不同的建筑规范、施工工艺和气候条件,中方设计施工团队压力不小。项目驻地海拔较高,且从11月开始就进入严寒天气,室外作业项目基本停工,很多亚籍工人对该项目能否在短时间内顺利完工表示忧虑。中国建设团队在施工之初就意识到了冬季极寒的气候条件,优化施工工艺、严格技术标准、加班加点开展作业。经过紧张的16个月施工建设,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拔地而起,项目进度、安全、质量以及文明施工等各项指标在亚众多建设项目中遥遥领先,亚籍工人纷纷向中方团队竖起大拇指,表示要向中国建设团队学习。海外项目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中方团队都一一克服。不仅如此,学校设计别具匠心,既设计建设了有亚美尼亚风格的柱廊和屋顶,也构造了有中国古典意向的斗拱造型、漏窗艺术和庭院园林设计。 

2018年8月22日,在金秋时节的埃里温市隆重举行了中亚友谊学校启用仪式。亚总理帕什尼扬、我驻亚大使田二龙,以及亚社会各界人士、师生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了活动。帕什尼扬总理致辞表示,“衷心感谢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予以亚方宝贵支持,强调亚中友谊学校建成启用将在亚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开启亚中双边关系的新篇章”。田二龙大使表示,“中亚两国虽相距遥远,但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当前,两国关系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教育等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入拓展。希望并相信中亚友谊学校将成为中亚传统友谊的象征、培养中亚友好使者的摇篮和两国青少年友好交流的基地”。亚美尼亚主流媒体对中亚友谊学校的建设、启用给予了高度关注,积极宣传该项目社会效益,称赞“该学校是亚最现代化、最漂亮的中学,感谢中方的无私援助”。 

四海皆朋友,共筑友谊桥 

由于特殊的地缘位置,很多亚美尼亚人会说多国语言,以前他们的第一外语以俄语、英语居多,而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中文。目前,在亚美尼亚全国290多万人口中,在亚接受专业汉语教育的学员及在中国的亚籍留学生将近2000人。 

为更好发挥中亚友谊学校的桥梁作用,突出中文教学研究效果,亚美尼亚教育部已将中文列入了中小学教学大纲,中亚友谊学校汉语教学课时数量超过俄语、英语,成为该校必修的第一外语,国家汉办为此专门派出了四位中文老师赴该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当地学生对学习中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中亚友谊学校自开工建设以来,亚各界民众密切关注施工进度,不断打电话咨询学校开学招生等情况,申请报名人数远远超过该校招录名额。为迎接中国老师的到来,学生们通过互联网自学了中文“教师节快乐”写在教室黑板上,还自学中文生日快乐歌为老师们庆祝生日,自2018年9月开学至今,不到一年时间,当地学生就与中国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该校教学的中文老师表示,“很多孩子们都说一定要学好中文,将来到中国去留学、工作,老师们都被当地孩子学习中文的热情所感动”。中亚友谊学校采用浸入式中文教学模式,代理副校长阿佩里斯扬表示,“中亚友谊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不同,因为新的条件决定了新的要求。对所有学生来说,必须深入学习研究汉语,即使毕业班的学生也要学习一年汉语”。该校学生姆希塔扬说,“为能在这所学校学习感到自豪,因为汉语知识为我成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另一位学生阿鲁秋尼扬表示,“我将成为一名舞蹈教练并前往中国,我相信自己能很快学会汉语”。 

无论是经济往来还是文化交流,语言先行让交流直抵人心,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在亚美尼亚,“汉语热”已经成为一种鲜明可感的亲近,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青少年学生,或者是走在大街上的普通市民,见到中国人都会主动用中文说“你好”,展现对中国人民的友好。 

当前,中亚两国经贸关系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亚美尼亚市场,当地汉语人才对推动两国经贸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许多在亚经营的中国企业都雇佣了当地懂汉语的员工,为中亚经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很多家长认为,学好汉语等于有了“铁饭碗”,因为大部分学成人员都从事着与中亚经贸发展相关的工作。中亚友谊学校代理校长瓦尔丹扬表示,“中国和亚美尼亚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将为中国在亚美尼亚投资提供更多的机会”。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