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埃及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日期:2025-07-04 10:27:47来源:国际商报作者:董 鑫
作为2024年新晋金砖国家成员,埃及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与中国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经贸合作。然而,当前埃及经济面临贸易逆差高企、地缘政治风险叠加全球经济下行的挑战,市场特征与机遇呈现鲜明反差。

作为2024年新晋金砖国家成员,埃及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与中国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经贸合作。然而,当前埃及经济面临贸易逆差高企、地缘政治风险叠加全球经济下行的挑战,市场特征与机遇呈现鲜明反差。

进出口逆差明显

当前,埃及进出口贸易处于逆差。瀚闻资讯分析师庄天宇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称,埃及进出口贸易中航运中转占比突出,折射出其与贸易深度绑定的经济基础存在结构性短板。从商品结构看,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导,进口则高度依赖存在技术壁垒的工业必需品。尽管石油资源出口在出口总额中占比最高,但依托苏伊士运河的地缘优势和相对发达的农业基础,埃及农产品出口亦呈现品类多元的特征。

瀚闻资讯GTI系统数据显示,2024年,埃及的进口总额为846.75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44位。埃及自全球进口最多的大类产品是矿产品,为179.3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其次是机电产品,为113.1亿美元,同比下降6.3%;第三是植物产品,为101.7亿美元,同比下降0.3%。紧随其后的分别是金属及制品(98.3亿美元)、化工产品(90.1亿美元)、交通运输设备(55.8亿美元)、塑料橡胶(50.3亿美元)、纺织品及原料(37.6亿美元)、活动物及动物产品(27.6亿美元)、食品饮料烟草(22.9亿美元)。

中国是埃及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结构特征鲜明。2024年数据显示,埃及自中国进口最多的三类产品为合成纤维长丝纱线(缝纫线除外)、平板显示模组(不论是否装有触摸屏)、主要用于载人的机动车辆,分别占埃及从全球进口该三类商品的84.05%、81.3%和20.53%。这一结构表明,在进口机动车领域中国产品仍存在较大增长潜力。

出口方面,2024年埃及的出口总额为426.44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61位。埃及对全球出口最多的大类产品是矿产品,为68.7亿美元,同比下降21.9%;其次是植物产品,为56.8亿美元,同比增长16.1%;第三是纺织品及原料,为47.0亿美元,同比增长7.9%。紧随其后的是化工产品(45.6亿美元)、金属及制品(43.3亿美元)、机电产品(35.6亿美元)、珠宝贵金属及制品(32.6亿美元)、食品饮料烟草(28.9亿美元)、塑料橡胶(27.2亿美元)、石料陶瓷玻璃(14.1亿美元)。

2024年,埃及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为意大利,向该国出口量前三的产品分别为石油原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原油、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但原油除外)、未锻轧铝,其分别占埃及向全球出口这三类产品的46.42%、19.9%、80.06%。

而埃及对中国出口排名前十的大类产品依次是矿产品(2.4亿美元)、纺织品及原料(1.16亿美元)、植物产品(7956.7万美元)、金属及制品(6285.6万美元)、皮革制品及箱包(2357.1万美元)、化工产品(2118.6万美元)、机电产品(959.4万美元)、食品饮料烟草(817.9万美元)、塑料橡胶(522.1万美元)、石料陶瓷玻璃(419.4万美元)。

地缘政治冲突叠加全球经济下行导致的工业能源需求不振,今年一季度埃及贸易数据较为惨淡。以伊冲突不断升温,以色列关闭天然气田,切断了对埃及的天然气供应,受此影响,埃及已暂停化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这对其相关产品的进出口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去年红海航运受阻,导致苏伊士运河收入大幅下降。今年1—3月,埃及进出口累计243.2亿美元,同比下降12.9%,其中3月当月进出口78.8亿美元,同比下降17.1%,环比增长6.1%,近12个月趋势向下。

投资价值凸显

庄天宇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称,埃及当前面临复杂的贸易局面。从产业根基来看,该国自主工业体系尚不完善,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并且受近期地缘政治局势的影响显著。能源供应的不稳定、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以及国内通缩压力等因素,都对埃及进出口贸易形成了多重制约。埃及政府旨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抑制进口、鼓励出口,以此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鉴于埃及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外汇储备在2025年5月底达到485.26亿美元,已为历史最高值,货款回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周期冗长、产生坏账的风险。同时,该国进口手续和关税负担方面也可能增加了贸易成本与风险。特别是在埃及大力推进本国工业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结合联合国经济大类分类(BEC)价值链分析发现,高附加值产品进入埃及市场面临诸多限制;而用于工业生产的初级中间品,在当地贸易流通更为顺畅。

从价值链视角深入剖析,埃及在加工专用中间品贸易领域存在高达41.6亿美元的逆差,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加工非耐用消费品则有0.5亿美元的顺差。这一贸易结构与一个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特征相契合。这表明,尽管埃及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但在居民消费与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上,仍具有向更高阶段迈进的潜力与空间。

目前,埃及劳动力成本极具竞争力,工厂工人月薪普遍维持在100~150美元区间,不足东南亚国家的一半,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低成本人力基础。投资方面,埃及也积极释放外资利好信号。2024年9月,埃及投资和自由区总局明确表态,欢迎外国投资者使用本国货币在埃设立企业,欢迎中国投资者使用人民币赴埃投资兴业。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