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共建 为跨境电商疏堵保畅
跨境电商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与此同时,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的监管和税收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活力强劲普惠世界
跨境电商是国际贸易的有生力量。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跨境电商总体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能。
尽管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的数据因统计口径不同存在差异,但在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看来,数据背后呈现的两个趋势是确定的:跨境电商的增速快于一般贸易,且跨境电商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成长将推动跨境电商向海外及年轻化市场不断延伸扩张。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在跨境电商领域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中国着力推动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先后批准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出台便利化通关举措,优化税收征管,逐步构建了以“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的跨境电商综试区服务框架,培育了一批产业特色突出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
在日前于博鳌论坛期间举办的“跨境电商合作:互惠共赢的贸易新动能”分论坛上,国际支付平台PayPal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邱寒结合内部数据分享到,中国制造呈现品牌化和高端化的升级趋势,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更显特色。近年来,随着渠道的拓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在传统市场之外,正走向越来越多元的市场。同时,中国的游戏、网文、短剧等虚拟产品的跨境交易也在快速增长。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主动开放并与各国共享中国经验和发展红利,积极推动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谈判,推动RCEP设立电子商务章节,已同逾30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中国创设的跨境电商零售保税备货进口模式,以税收优惠让更多优质海外商品通过跨境电商方式便捷进入中国。
在澳大利亚环球快递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汀·霍尔盖特看来,借由跨境电商渠道,澳大利亚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具性价比且日益便捷的消费体验。“目前,澳大利亚的电商渗透率只有16%,如果与中国的大市场对接,将释放巨大潜能。”
构建包容的发展生态
尽管全球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各方对跨境电商的未来发展均持乐观态度,并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跨境电商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期待各方携手构建更加包容的发展生态。
当前,跨境电商在各国都享有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政策,整体处于较有利的政策环境中。但江小涓指出,从目前释放出的信号看,部分国家的政策或将调整。她强调,各国应共同努力,为跨境电商发展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
尽管发展前景广阔,但在跨境电商业务模式下,大量的碎片化订单的确也给海关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操作压力。对此,江小涓建议各国优化政策,提高海关执行效率,降低税收门槛,以确保业务的顺畅运行。
法国桥智库主席周瑞认为,跨境电商不仅关乎商品与服务的流动,更是一场关于规则、技术与包容性的全球性合作。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技术的应用将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就将提升业务的透明度,减少纠纷。AI技术使用门槛的降低也可让更多电商从业者受益。
周瑞表示,在商业数字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把商品信息数字化,还要兼顾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为此,各地政策制定者要主动对贸易链、供应链的碳足迹进行监管并予以公开披露,相关行业应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大数据,这些大数据也可用于支持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得以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应用。
与会的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各国进一步深化跨境电商领域合作,探索建立公平透明、互惠共赢、适应业态特点的税收征管体系,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希望各国加强对话交流和经验分享,理性客观看待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通过沟通协商解决跨境电商“成长中的烦恼”,为跨境电商等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