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红利”惠及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日前发布了《进博会蓝皮书: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研究报告(No.6)》。在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李培林表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是中国在新时代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有力举措,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进博会蓝皮书”主编李友梅称,进博会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舞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此次报告基于大量数据资料和前沿研究方法,全面解读进博会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分析了进博会在推动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更好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进博红利”惠及世界。
中国市场魅力无限
报告指出,过去6年,在进博会这个世界性的大舞台上,中国以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向全世界展现了双向开放的繁荣图景以及超大市场的吸引力。大量全球首发、亚洲首展、中国首秀的新品相继亮相,实现“展品变商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擘画双向开放的宏伟蓝图。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经济“负重前行”,只有进一步破除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才能让全球经济持续焕发活力。
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决心。报告指出,进博会顺应国家发展需要,打造双向开放的坚实平台,通过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大市场优势,惠及全球经济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建议从以下方面出发,继续巩固提升进博会的举办成效:第一,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招引力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第二,推进进博会数实融合,更好地实现双向开放;第三,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使中国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
消费扩容品质提升
报告指出,进博会从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的重视。进博会为部分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免费展台,帮助他们把当地优质的产品带到中国,走向了世界市场。进博会的举办,使越来越多的国外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不断丰富了国内消费市场的选择,让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买全球”,既能满足品质消费需求,也能体验独具特色的异国文化,充分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为国内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创造了更大空间。
主题多样影响深远
报告介绍,进博会作为全球瞩目的贸易盛会,其影响力日益扩大。通过对2018~2023年6届进博会媒体报道的K-means主题聚类分析发现,进博会的主题呈现多样化、发展演变和影响深远的特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企业和参与者。通过分析媒体报道中的关键词和话题领域,揭示进博会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其作为国际合作平台和创新引擎的独特价值。
媒体报道的主题呈现更为多元和复杂的特点。从国际媒体报道主要议题的网络结构来看,主题聚类的数量递增,涵盖的话题范畴也更加广泛。这显示出进博会作为国际贸易平台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吸引了更多不同领域的关注与报道。主题聚类牵涉的关键词逐年发生变化,体现出进博会在不同年份的关注重点和议题演进。例如,从产品、市场、企业到互联网、数字化、创新,再到电动车、可持续发展等报道领域的变化,体现出进博会在引领全球贸易发展方面的强大影响力。通过主题聚类分析可以看出,进博会在推动国际合作、贸易往来、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媒体报道中的主题词集中在国际贸易、合作交流、市场拓展、企业发展等方面,凸显了进博会作为国际合作平台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六届进博会主题的变化反映出,进博会在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和参与者将视线聚焦于进博会上,他们通过参与进博会获取合作契机、推进发展战略、达成全球商业合作等。在主题时序演变中也可以看到进博会的跨文化交流功能。进博会作为国际贸易盛会,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和观众。媒体报道的主题聚类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关注点和议题,体现了进博会作为跨文化交流平台的功能和价值。这种跨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