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
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在即,“债务陷阱论”再次舆论发酵,相关批评没有事实依据,其目的无非是抹黑和诋毁中非合作。长期以来,中国通过发展援助推动非洲国家独立自主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是中国同非洲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真实写照,中非双方长期友好相互合作的发展信心与相互信任,不会为所谓“债务陷阱论”所动摇。
中国积极推动缓解非洲国家债务压力。关于所谓的“非洲债务陷阱论”,从客观事实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相比于商业债券和多边债务占非洲外债份额的66%,中非双边债务仅占11%;此外,在同非洲国家长期的资金援助中,中方贷款利率平均为2.7%,远低于其他地区对非贷款的平均水平。因此,所谓“债务陷阱论”将非洲国家债务危机归咎于中国,缺乏有效的数据事实依据,是对中非友好合作罔顾事实的肆意抹黑。在“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下,中国同广大非洲国家实现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推动全球南方共同进步。在债务方面,中国积极推动减缓偿债举措,减轻非洲国家还贷压力。在G20缓债倡议多边框架下,中国参与对赞比亚等国个案债务处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已经免除17个非洲国家截至2021年底对华到期的无息贷款业务。通过采取系列举措,中国实实在在地缓解了非洲国家的债务偿还压力,推动非洲社会人民更独立推进自主可持续发展。
中国援助促进非洲独立自主可持续发展。非洲是殖民主义的受害者,遭受资源掠夺、资本控制等新殖民主义手段所带来的灾难和打击。2022年英国“债务正义”发布的报告显示,在49个非洲国家的外债中有35%来自一些发达国家的私营机构,而中国仅有12%。此外,受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影响,非洲国家在自身面临经济、社会等方面问题的同时背负着更多的发展负担。当前非洲国家的债务危机主要应归结为,一些发达国家应对自身国内经济高通胀等棘手难题而采取的激进加息货币政策,广大非洲国家遭受产业资本大量流出、国家货币贬值、资本价格崩盘等经济灾难,使得本就脆弱的国民经济不堪重负。相比之下,中国在充分认识、了解非洲国家所普遍面临的经济问题和社会现状后,关注到发展问题是非洲国家地区所面临的首要难题。中国一如既往地通过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优惠贷款等援助资金支持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的改善,带动非洲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产业转型升级。此外,中国还积极探索对非金融合作新模式,以政策性金融为引导,促进中国投资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实现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来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在“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机制下,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为出发点,推动中非发展合作,帮助非洲解决发展困境,共同促进全球南方的群体崛起。
(作者分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