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我国在能源领域的话语权
在近日由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举办的“能源中国——统筹转型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下的产业动能焕新”主题活动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现在,绿色低碳和经济增长已经转变为相互促进和共赢的关系。绿色低碳产业已经成为疫后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刘世锦说,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设备制造、绿色投资和市场发展等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绿色创新带动了大量的绿色投资,已经成为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投资创新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新动能之一。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全球的一半,累计装机规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8%和37.9%,产销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为31.6%。
对于当前新能源领域市场竞争态势,刘世锦分析道,一定程度的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如果所有商品都是短缺的,就不会有竞争。适度的过剩才会有竞争,才会有优胜劣汰,才能带来技术进步和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这种竞争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超大规模市场、产业配套体系、工程化能力。
“新能源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大量进入、竞争淘汰、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市场份额集中,是市场竞争的正常过程,也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必经程序。但需要防止或避免的是政府不当行政干预和某些市场主体不正当竞争对市场秩序的扰乱。”刘世锦说。
刘世锦说,新能源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如新能源供给不稳定、消纳和外送受限、分布式能源上网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等。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中的问题应该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更好更快的发展加以解决。
在中国电建集团首席专家、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彭程看来,中国应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大势,加强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通过多方多元能源供给,保障中国能源安全;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增强中国在国际能源领域和绿色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谈及政府应当如何在推动低碳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刘世锦建议,首先要坚持“双碳”目标不动摇,稳定绿色转型和长期发展的预期。其次,要适时推出各级政府减碳量化指标,普遍推广碳账户和碳核算,形成全面严格的减碳责任机制。现在“双碳”目标已经确定,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定性的目标,要逐步将其量化,落实责任。最后,应及时收集并发布产业投资、生产消费等方面的信息,供企业和消费者决策参考。